這些人,說什麼“我在網路搜尋過,你們就是什麼‘野雞團’。這野雞,一聽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們聽到名字就不想去了。可是你們還三番五次的打電話過來讓我們來,還提這麼多免費的東西誘惑我們,你們是不是還有其他目的。你們是不是cx組織,先把我們騙過來,再限制人身自由。我跟你們說,我可精著呢,騙不到我。”
還有什麼“不去,不去,我家孩子要讀書的,不會去你那個什麼什麼團。你再打過來,我就當電話騷擾報警了。”
“hun嘛,複製akb的東西有什麼好去的。我告訴你們,我已經被hg公司錄取當練習生了。我就要成名了,你這鬼初試,我就來玩一玩。”
“不去,滾。”
等等很多詆譭我們團,侮辱人的話。
這就讓熊野很生氣了。
我好言相勸,態度這麼和善,給出的條件這麼優厚。你們不想來就不想來吧,直接回絕也就罷了,還說這些話算什麼意思。是天生刻薄的人,過過嘴癮嗎?
對於這些人,熊野真的想跟他們說一句話:“拒絕我們hun絕對是你們人生中最愚蠢的決定,你們絕對會有後悔的一天的。
但是這話熊野也有點過過嘴癮的意味在裡面,實際上只是談判失敗後無關痛癢的放狠話環節。
從加入久越後一直工作到現在,熊野越瞭解女團運營,心裡越沒底氣,越覺得這是一個堪比秦人修建萬里長城般難度的任務,很容易功敗垂成。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華夏本土大型女團市場幾乎是空白的,可以說hun要在華夏有一席之地,完全要自行開括出一片新天地出來。而開發市場,是一項很艱鉅的任務,也是一項容錯率極低,失敗率非常高的任務。
然後還有一點很奇怪的現象,如果一個事物完全是他國的東西,那國人開始接受得慢些,但只要開了一個突破口,那後續會變得飛快,而且對它的包容性也很強,犯錯都可以原諒。但是這項事物一旦本土化之後,國人的口味就刁鑽起來。開始接受會比較快,但是後續對它的要求會大過天,近乎到達吹毛求疵的地步,不能犯一丁點小錯,不然會被噴成篩子。
還有這全網抵制、抹黑熱潮,都讓熊野覺得hun能生存下去已經很不錯了,想要成為國民女團近乎於是要期望奇蹟才能發生的事情。
但是事已至此,不可挽回,熊野已經把全部身家和希望都放在了hun身上。他已經到了這個年紀,沒多少次拼盡全力的機會,也沒多少時間可供他揮霍,他只能把夢想實現賭在hun身上。
“或許吧!”王崇雲有些敷衍的應答熊野,他並不知道實際情況。又看了一遍名單,計算了一下有多少熟悉面孔,估算了一下出道人數後,說道:“熊總,辛苦了。複試名單已經確定的話,那熊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養足精力,等待一星期後的複試,那可是大戰,也是我們很關鍵的一個環節。”
王崇雲知道,一星期後也就是7月30號週六的複試是甄選環節很關鍵的一環,那個環節稽核透過的人,基本奠定了出道人員質量,決定了一期生由誰組成。
而且複試結束之後的第二天就是終試,中間並沒有停頓,是連續作戰。
“好,那王總我先回去了。”熊野想起來,還有一件複試的安排沒做。對於王總說的讓他休息,他肯定不同意的,要休息也是終試名單出來之後。
“嗯,去吧!”王崇雲又看起名單。
等看得差不多時候,王崇雲打了個電話讓趙夢雅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