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十年前的話,小型的化工廠還是有生存空間的。
但是,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很多小化工廠要麼被迫升級,要麼被迫關停,沒有第二個選項。究其原因,是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而隨著技術的更迭,原本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已經支撐不起一家小廠。而要開發新技術,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還是那句話,如果是測shan)仿zhai)技術的話,你就好比進入了一個林子,但好歹你知道要去林子裡面找什麼,而且腳下還有一條小路。如果是原創發明的話,就好比闖入了一個原始森林,裡面有什麼你完全不知道,而且也無路可尋。能找到什麼,完全靠個人靈感,靠運氣。
在舊產品不斷降價,利潤不斷被壓縮的情況下,能堅持下來的小廠都是在苟延殘喘的。
如果有統計的話,會發現近些年來,這些中小的廠是關停的關停,倒閉的倒閉,被兼併的兼併,並沒有多少路可以走。杜清和自認,雖然工業興國是很好的,可這已經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轉的了。沒有過億資金,進場都是小玩家。哪怕是過億的投資,也玩不出什麼花樣來。
不是說小廠沒有存在的價值,在外國就有不少的小廠,專門做一種產品。但是,這種產品卻能遠銷全球,每年都有幾百萬美刀,甚至幾千萬美刀的進賬。中國呢,對不起,哪裡有廠子可以沉得下心只做一件產品啊!
產業升級,看似高大上,看似為了環保,實際上也是在向用人成本、向場地租金等等成本妥協。
李維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可一聽說是什麼罐頭廠,他嘆了口氣:“現在做罐頭,哪裡還有出路!”
“做果酒呢?”
杜清和笑道,“低度果酒。”
“如果找到銷路,還是不錯的。”
李維忍不住說道,“可低於十度的酒,是有保質期的。就跟啤酒一樣,你的酒要是沒有銷路,就抓瞎了。”這話說得在理,因為這也是國產啤酒越來越難做的原因。哪怕是最富盛名的青島啤酒,哈啤什麼的,銷量都是在下降的。反而,國外的啤酒品牌,什麼百威、嘉士伯卻在上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品質上面偷工減料,用的麥芽偷工減料,還基本不用啤酒花。這樣的啤酒,淡而無味,根本比不上外國品牌。總的來說,中國的啤酒拼價格,國外啤酒拼品質。中國啤酒搶中國市場,國外啤酒賺全世界的錢。
而在中國消費升級之後,人們意識到貴一點點的外國啤酒品牌比中國啤酒好喝多了,那麼中國啤酒的銷量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杜清和知道,啤酒行業更重要的特徵是——市場導向型的行業。
有人就奇怪了,啤酒怎麼可能是市場導向型的行業呢?事實上就是如此,因為啤酒的保質期特別短,特別是中國這種淡到不行的啤酒,保質期只有一個月左右。要是罐裝啤酒,那還能堅持個四個月。也就是說,純生啤酒要是在一個月之內賣不掉,那麼就過期了。
保質期短,還不好賣,國產啤酒能起來才是怪事了。
說到底,這就是國產啤酒的悲哀,品質幾乎沒有,就靠低價搶市場。可隨著養生觀念增強,已經有很多人少喝酒了,這對國產啤酒的打擊太大。咳咳,還有一個關鍵是,露天大排檔少了,啤酒生意就更不好做了。
杜清和嘆了口氣:“什麼都不好做啊……”
李維認真地說道:“聽我的,要是建工廠,還是建化工廠好。我保證,只要有三千萬的投入,我能給你做出三個億的產值來。”
“……”
杜清和看著開著車,卻有些興奮的李維,他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樣吧,我先努力籌錢。”
杜清和想了想,還是如實地說道,“我的錢不多。”
“……”
這一下,輪到李維無語了。
是啊,錢不多的情況下,能把五千萬都投入到慈善基金會當中,該說杜清和傻呢,還是傻呢,還是傻呢?
“這估計要一年後才行了。”
杜清和嘆了口氣,錢到用時方恨少,這是肯定的事。要說錢夠用了,那肯定是你這個人很容易滿足罷了。說實在的,建工廠是杜清和一開始就有點抗拒的,因為他一個文科生,對化學的認知,還停留在高一的時候,那會化學還是主科。但是,對於一個連化學方程式都配平不了,甚至不懂配平的文科生來說,投資化工廠確實是……文不對題的。
不過嘛,杜清和不懂,李維懂就行了。杜清和覺得要真的賺了三千萬,那麼拿出來投資一個化工廠,似乎也還行。
“那麼你打算生產什麼化工產品呢?乙烯?”
杜清和很好奇地問道。
李維沒好氣地說道:“你那三千萬想搞乙烯?想多了吧?沒個三百億都不用想!”
“額,當我沒說過。”
杜清和之所以知道乙烯,是因為中國的大乙烯專案落戶潘州,年產量是百萬噸級別的。但是,杜清和不知道這百萬噸級別的生產量,是國家堆了多少錢才堆出來的。可以說,這根本不是小廠能承受得起的,能給你一點下游產業就不錯了。
“我呢,還是打算死磕老本行。”李維嘆息道,“其實高分子材料有很好出路的,只要肯投入研發,一定能做出產品來,而且還賣得不錯。”
杜清和很謙虛,問道:“這高分子材料是什麼?”
“這麼說吧,算是化工新材料的一種。包括特種合成橡膠、工程塑膠、高效能纖維、氟矽材料、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複合材料等領域。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基礎化學工業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領域。”李維知道,這個老闆幾乎是化工盲。事實上,整個中國,就找不到幾個真正懂化工的人出來——相比起中國的總人口數量來說。這也是一種悲哀,看似中國的大學生已經很多了,可人才到用時方恨少。特別是企業,研發室基本是找不到什麼好人才的。
喜歡養生小餐廳請大家收藏:()養生小餐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