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遇到過很多帶孩子的媽媽,無一例外的都是聽到她們在抱怨自己平日裡是多麼多麼的辛苦,多麼多麼的操勞,多麼多麼的沒有人理解之類的牢騷話,不少人有些說著說著就掉下了眼淚,甚至還有些人得了抑鬱。不得不說,這並不是媽媽們矯情,也不是她們誇大其詞,這就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事實,一點都不容得半點懷疑。
可是,在我的記憶裡,梓彤就是個例外,她並沒有像別的媽媽那樣覺得自己委屈,從來也都沒有流露出來哪怕是一點點自己累了,倦了之類的情緒,從來也不說一句自己為這個家庭為孩子付出了很太,從來也不在我跟前說一句負能量的話。相反,她總是在我對她表現出關心的時候說正是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才讓她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到了和之前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所以她應該感恩才是。
拋去這其中有安慰我的成分不說,單單就是我們要感恩的話我深為認同。的確,孩子的到來,讓我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弱點和缺點,這是上天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塑造自己人生的機會,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再一次昇華自己,完善自己。我認為,至少可以總結出來以下幾點:
一,成長。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說的就是家長的成長。所謂越來越成熟,一定包含更好的認知,更廣的見識和更深的智慧。當然了,成長並不一定是成熟,但成熟必由成長而至。有了孩子,才能體會到為人父人母的過程,這是成長的關鍵且不可或缺的一步。
二,責任。對父母而言,孩子的到來意味著你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就是有責任的照顧,給予孩子成長所需的支援,對孩子奉獻愛心和耐心。而孩子同時也會給父母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樂趣,會極大的提高父母的心理情感。
三,未來。說未來貌似有點功利,頗容易讓人往“望子成龍”的方面想,其實非也。
所謂未來,僅指你個人生命的延伸和補充。有一個著名的講二胎段子,說你老來是否拔管,邊上哥倆至少能商量著辦了。雖然是個笑話,但也從側面說明了為人父母的未來,有無兒女顯然是不同的。未來,更有點象公司期權,孩子就是你創辦或從事)企業給你的期權,這裡不論好壞,但起碼是有且可為之奮鬥的目標和動力。沒孩子,當然也有未來,但兩者是如此的不同,我想大傢伙應該都熟悉陸放翁的那句名句,“家祭無忘告乃翁”,你想過沒有,他至少是有後才能出產此等千古絕唱吧。
所以,我們倆深深的相信,我們一定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的克服掉自己身上的這樣,那樣的弱點,一點一點的提升自己,從而形成更好的性格品質,等孩子慢慢的大了,才能給孩子們做一個好榜樣,因為孩子的眼睛一直在緊盯著爸爸媽媽看呢......
夫妻之間知冷知熱,互相關心,彼此體諒,互相理解,這才是正確的相處之道啊。所以,昨天一回到家裡,我就和梓彤宣告瞭,說你明天就踏踏實實地睡個懶覺吧,孩子交給我就行了。
原以為她會很高興,可誰知她的第一反應卻是狐疑的看了我一眼,然後似乎是鬥爭了好久才下定決心似的,說,正哥,你確定你能行嗎?那我可就真的不起來了奧?
嘿,我一聽就不樂意了,你啥意思啊?我怎麼不行了啊?這這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有見過豬跑嗎?放心吧,絕對給你照顧的闆闆正正,平平安安的,你就肆意的睡吧,想睡到幾點就幾點,要不直接起來吃午飯也行啊......
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我特意調整了鬧鐘,保證自己能在孩子醒之前起來,因為我每天早上起來之後必須要先去上趟大號,一分鐘都不能等,這是很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如果等孩子醒了,那我這一去十幾分鍾,可要怎麼辦啊?不能吹了牛,結果最後卻什麼都沒有幹成,那算什麼啊?
可是我又怕到時候鬧鐘響的時候把寶寶也給吵醒了,所以5點多鐘被尿憋醒的時候,先去洗手間放了水,然後想回來床上接著再睡一會兒,剛躺下就覺得有些不妥,乾脆把貨卸了吧。完事之後,已經很清醒了,那就順便洗漱吧,然後我悄悄的走到門口看了看兩個小傢伙,睡得正香呢,那就好,於是,我去廚房把湯給燉上了,接下來又把地給拖了,衣服,尿褯子也給洗了,晾了......
忙完這一切,我就跑到床邊坐在一旁靜等寶寶,等到孩子剛一睜眼,我就第一時間把他們倆給抱了出來,唯恐驚醒了媽媽。先是在澡盆裡放上溫水,再放進去幾隻小黃鴨,接下來就開始給兩個小傢伙洗澡了。可能是今天睜眼沒有見到媽媽吧,儘管一開始有些許的小驚訝,但是很快就開心地玩了起來。兩個小胖墩並排坐在澡盆裡,那小腳板一個勁地拍打著水,抓著小黃鴨就往嘴裡放,攔了這個,攔不了那個。
最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出了一身的汗才幫他們洗好,要是平常的話,我早就去衝個涼了,可是今天不行啊,只能先用毛巾擦了擦,接下來就是給他們倆餵奶,等兩人吃飽喝足了,這才下樓去買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下了樓,我先去買了兩個包子,一杯豆漿,然後一邊吃一邊推著兩個小傢伙去菜市場。至於要買什麼菜,我心裡有數,早上起來的時候我已經翻看了冰箱,知道什麼有,什麼沒有。於是,便買了一份小排,一條1斤6兩的小鱸魚,2塊錢的海帶絲,一小把青菜,還有半隻三黃雞,這些足夠了,不用買太多的,反正離菜市場這麼近,儘量每天都吃新鮮的。
買完菜之後,忽然想吃燒餅了,在民樂村的最東邊有一家賣燒餅的,於是,我們爺仨跑過去買了5個,然後才慢悠悠的回到小區。可這時間還早著呢,我怕他們倆回到家裡嘰嘰喳喳的一定會影響媽媽睡覺的,便先去聞了聞兩個傢伙的屁股,不臭,這就說明他們並沒有屙粑粑啊,那就先不回去了,還是去他們的老家店,小區的公共廣場吧。
等我們過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小朋友在那裡了,我是不大認識這些人的,可是寶寶們幾乎每天都要過來兩次的,都是好朋友啊,很快就看到了熟人,離著老遠,就開始用“嬰語”咿咿呀呀的打起了招呼。
有鄰居看到今天是我帶孩子,便問我道,今天怎麼是你帶孩子啊?
我呵呵一笑,表示,這不今天是週末嘛,難得的讓他們的媽媽歇一歇,我這好不容易不出差了,可不得出出力了啊......
玩了一會兒,我給兩人餵了一點水,就在喝水的時候,我發現阿神似乎有些不對勁,在車車裡搖頭晃腦的,有些不安分,我以為是他坐累了,想抱起來走一走呢,到底是鄰居阿姨有經驗啊,她湊上來一聞,說,哎呀,寶寶爸爸,寶寶屙粑粑了,趕快給換紙尿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