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緊要的問題一一解決之後,bi找人把王玉超給叫了過來,問他,你不是和nie一向關係很好,形影不離嘛,那你就好好的仔細給我回憶一下,他平時有沒有和你說過他在深圳還有什麼朋友嗎?
王玉超搖了搖頭,bi又問道,廣東的也行,東莞,廣州,惠州都可以,還有啊,這nie在進英特利之前,是在哪家工廠上班的,你知道嗎?
沒有想到這小子還是一臉迷茫,皺著眉頭說他不知道,這些事nie從來都不和他說的。
臥槽,那平時你們在一起都是聊的什麼啊?真是服了你了,被人家賣了還幫人家數錢呢,氣得bi擺了擺手,意思你快出去吧,懶得理你......
從bi辦公室出來,我想讓ceia把nie的個人資料拿過來給我看看,我想了解一下這nie到底是個什麼人, 看看有沒有什麼有用的資訊可循。
可是ceia卻雙手一攤, 說她沒有員工的資料,她也就只知道nie姓袁, 湖北人。
啊?員工的資料您這裡不應該有一份留底才對嗎?我有些驚訝,您這也來公司不短時間了,怎麼會沒有呢?
ceia苦笑了一下,說, 是啊, 按照公司規定,確實是應該這樣的,可是nie他從來就沒有提供過公司同事的檔案資料給我保管,當初bi也曾經交代過我把這一攤給管起來, 那我就去找nie要了, 不過,他不給,還說這些資料放在他這裡就可以了, 那阿瑟你說說,我還能怎麼樣呢?
厲害,厲害,這英特利到底是一傢什麼公司啊,有沒有一點管理規章制度啊?
ceia嘴巴一瞥,不說話。
算了,既然如此,我去問了一下bi, 要不, 咱們去去查查nie的電腦和檔案櫃,看看能否找到什麼聯絡資料, 萬一有機會呢, 您看行不行?我為什麼找bi,而不是直接去查呢, 因為檔案櫃是鎖著的, 電腦是私人物品, 我如果擅自去查的話, 到時候說不定沒吃到魚,結果還搞了個一身腥呢, 但是如果老闆同意了,那就完全不同了。
bi立馬站了起來, 說,對,對,對,我怎麼給忘記了,走,去查查.....
說著,趕忙起身急匆匆的跟著我來到了外面辦公室,ceia已經坐到了nie那張辦公桌前, 飛快的開啟了電腦,我們都湊上前去一看, 臥槽,做的真絕啊!果然不出我所料,nie這小子謀劃這件事肯定不是一天兩天了, 整個電腦桌面,什麼都沒有,還有d, e,f三個硬碟裡也是空空如也,一點有用的資料都沒有留下來,被他刪了個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bi使勁的抿了一下嘴巴,齜牙咧嘴的搖了搖頭,趕快又讓王玉超拿出鑰匙,開啟他身後的檔案櫃,然後蹲下身去,“嘁哩喀喳”一陣亂翻,結果翻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任何員工的簡歷資料,很明顯,也不用再問了, 十有八九,要不是被nie銷燬了,要不就是被他帶走了吧......
雖然事情已經基本上搞清楚了, 可是我心裡一直有個疙瘩在那裡窩著, 直到等bi進去裡面辦公室的時候,我才偷偷的問ceia為什麼nie能拿走美國公司的匯款呢?這些錢不是應該打到公司賬號嗎?怎麼又打到陳小姐的私人賬號了呢?
ceia意味深長的笑了,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了,原來這英特利公司在大陸這邊只是個辦事處,何為辦事處?就是業務量不大,臨時搭個臺子先用唄,這和四象公司公司完全不同。要知道,人家四象公司可是非常正規的,雖然它也有自己的考量,暫時沒有在深圳註冊,但是人家可是把公司掛靠在了市勞動局那裡的。儘管只是一個掛靠,其實卻比很多註冊了的公司花費還要更高呢,因為這麼以來確實是增加了很多費用的,譬如管理費,員工社保,以及其他的一些我還不怎麼了解的費用,更主要的是給我們這些大陸人提供了一份絕對安全的保障啊,最起碼不會出現賴賬等既不合理,又不合規的狀況啊,因為這有特區政府在後面兜底呢,我們怕什麼呢?
九十年代,很多港臺公司來到大陸經營,說是為了國家建設,響應號召,就算是霍英東,李嘉誠那些人,哪一個又不是衝著低廉的人工和誘人的政策來的呢,而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在臺灣根本混不下去了,被迫來的。就好像後來很多來中國教英語的外教,據說很多人都是在國外的oser,失業了,生活都無以為繼了,只好買張票來中國碰碰運氣了,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嘛,樹挪死,人挪活啊,萬一運氣好了,說不定真能翻身呢。
這些港臺人來大陸開公司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一開始,很多人根本就不去註冊。當然了,他們也列舉了一大理由,什麼審查太嚴,程式複雜,收款不方便等等,可是,我認為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些港臺人啊,他們從一開始就對在大陸做生意是沒有什麼信心的,應該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的,如果能賺到錢,當然是好了,那就接著做唄,萬一賺不到錢,賠了,也很簡單啊,半夜三更,收拾收拾行李,趕快跑路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曾經親耳聽到過很多港臺公司動不動就偷偷跑了的傳說,一夜之間,偌大的一家工廠或者公司,就只剩下了一堆孤零零的桌椅板凳,和一群幾個月都沒有發工資的員工,在深圳明媚炙熱的陽光下無人問津,可憐巴巴。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這些並非個案,就算你報警了,也卵用沒有,不像後來隨著各項政策法規的完善,有政府給你做保障,公家有能力,有方法,也有執行力去解決這個問題,九十年代你遭遇了這種事,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運氣太差,吃個啞巴虧,收拾行裝去打下一份工,祈求自己下次眼睛能亮一些,爭取不再次踏入同一條河。
那這英特利公司,也是如此啊,它之前借住在人家東莞工廠裡,自然是不需要什麼營業執照啊,可是它現在已經搬來了深圳一年多了,也從來沒有想過去申請營業執照的打算。
喜歡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請大家收藏:()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