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章的南宋御街。
這裡已經被節目組提前佈置好了,有橫杆,有軟墊,看起來是要比試跳高。
導演也適時開口,釋出任務:
跳高團隊賽,每隊五人依次跳高,高度相加到達七米就算成功。
這裡所說的跳高,其實也不能算正兒八經的跳高,是藉助助跳器的那種。
王楚就非常看不慣,每一次都這樣,就不能不用助跳器,直接來實地?
用助跳器跳得再高那也不是真正實力,彈跳力強的不一定比更會用助跳器的跳的高。
而且這跟借用蹦床去扣籃有什麼區別,一點意思也沒有。
……
遊戲從他們紅隊開始,他們是這麼分配的,趙莉盈一米,陳赤赤一米四,李臣一米五五,陳建州一米五五,王楚一米五。
從趙莉盈先開始,她挑戰的目標是一米,不算高,在藉助彈力板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容易完成的。
只見她退後兩步助跑,而後起跳,身子在空中旋轉,姿勢優美,最終成功落地。
這一跳的風情,十分!不能再少了!
之後是陳赤赤挑戰,一米四,同樣過關。
李臣,一米五五,沒問題,而且看那離杆的高度,感覺一米六五也不是問題,不愧是能力者。
本以為會是一遍過的劇本,沒想到卻葬送在了陳建周這裡。他一個奮力躍起,像一隻飛翔的青蛙,上半身跳的很高,過去了,但膝蓋卻碰到了杆子,把橫杆給撞了下來,挑戰失敗。
總結失敗原因,第一,是陳建周太重,助跳器對他的幫助比較小。
第二,這個東西其是有訣竅的,起跳的關鍵是及時收腿,不管是將腿伸直,還是讓身體側旋,總歸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別讓腿部成為自己越過橫杆的最後一道障礙。
由於他們紅隊失敗了,所以直接換綠隊來進行。
他們的分配模式和王楚他們大同小異:baby一米,鄧朝一米五,王包強一米五,孫洋一米五五,王祖南一米四五。
第一個上場的是王包強,挑戰一米五,差一點點。還是剛才說到的那點,沒有及時收腿。
綠隊開始即是結束,機會再次給到了他們紅隊。
這次由陳建周打頭,由於上一次的失敗,他這一次的挑戰高度降低到了一米五,相應的那剩餘的零點五便劃到了王楚身上。
一米五是可以的,陳建周還是那一招,飛天蛤蟆,成功飛躍。
然後是李臣和陳赤赤,照樣過關。
王楚作為第四個出場,他嚮導演表示,他不想借助助跳器,他想直接跳。
背越式,他在學校的時候有練過一陣,最好的成績有一米八,更別說現在的一米五五了。
導演想也沒想直接同意了,希望王楚能給這個遊戲帶來些亮點,就目前來說,這遊戲過程有點太平了,他怕最後的反響不會太好。
得到導演的同意後,王楚配合工作人員將助跳器搬到了一邊,而後甩甩胳膊,彈彈腿,開始熱身。
等準備差不多了,王楚向前,先是小跑,而後加速,等快到橫杆面前時快速側過身子,左腳發力,猛踩地面,然後身子後仰,整個人像一隻大鳥一樣,在橫杆上翱翔而過。
姿勢瀟灑飄逸,眾人羨慕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