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頭,美酒饗客,寬敞的鋪內人群川流不息,份外熱鬧。
這已經是白行簡第三次來到成都,每一次來,都不免感慨這天府之國的繁華安寧。
自從昏君楊廣死後,天下風雲變化,各地都陷入戰火之中,唯有少數地方還能得享安寧。
哪怕是遠在嶺南宋閥,由於備戰的緣故,雖然不曾遭受戰火洗禮,但空氣中也都瀰漫著一股子緊張的氣氛。
整個天下,恐怕也只有這與世隔絕的巴蜀之地,才能勉強保持安穩。
這一次白行簡來到成都,乃是為了向大石寺的主持,真言大師挑戰。
真言大師是佛門這一代的山門護法,更是他傳了徐子陵日後縱橫江湖的九字真言。
此人雖然聲名不顯,但白行簡推測,他應該是佛門的第一高手,還在了空和四大聖僧之上。
白行簡來往成都三次,卻從未踏足大石寺所在的範圍,就是因為知道這位老和尚的可怕。
如今,他成就大宗師,天下間值得他出手的不過一掌之數。
天刀宋缺是最好交手,也最難交手的。
畢竟兩人乃是父子,不論如何認真,出手多少會有留餘地。
其次天下三大宗師中,寧道奇神龍見首不見尾,除了慈航靜齋的人,沒人知道在哪兒。
畢玄和傅採林更是遠在天邊,白行簡沒那麼多功夫卻找他們。
真言這個暗中隱藏的高手,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況且,大石寺中,還有五百羅漢像,直指佛門至高經典,乃是依照天竺聖僧鳩摩羅什的畫像卷軸設計而成,形態各異,包含著無與倫比的奧秘,乃是佛門手印的根本。
白行簡覬覦已久,此次也能一窺究竟。
帶著冬青行走在山道上,很快,一座佛寺便出現在眼前。
古柏參天,竹樹蔥籠,月色凝罩,紅牆環繞內佛塔凌空,寺樓巍然高大。
大石寺雖然比不上淨念禪院那麼驚世駭俗,但作為佛門山門護法的所在地,也同樣不凡,由山門殿起,接著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殿堂重重,造型優美,宏偉壯麗。
在主殿群成行成陣之旁,萬千竹樹中聳起一座高塔,份外具有氣勢。
不論門,窗、簷、拱,均雕刻有翎毛、花卉等各類紋飾。廟脊上則塑置奇禽異獸,栩栩如生。
殿堂間有長廊貫通,左右大石柱林立對稱,片刻後,羅漢堂中,一時不由呼吸頓止,塑像如林,佈滿大殿。
大殿塑像羅列,分作兩組,中央是數十尊佛和菩薩,以居於殿心的千手觀音最為矚目,不但寶相莊嚴,且因每隻手的形狀和所持法器無有相同,令人生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感覺。
五百羅漢分列四周,朝向中央的塑像,形成相通的巷道。
身旁的塑像在透進來的月色掩映中,造型細緻精巧,色澤豔麗,無論立倚坐臥,均姿態各異,仿若真人,神態生動,疑幻似真。
四周盡是重重列列的羅漢佛像,有若陷身由塑像佈下的迷陣中,那感覺實非任何言語可以形容萬一。
見此,白行簡不由心生感慨,佛門號稱四大皆空,可佛寺建造卻堪比皇城,恢宏大氣,不知要耗費多少民脂民膏才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