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思邈一番交手,白行簡三人都各有收穫。
在實戰中,白行簡也對黃天大法的煉心之道有了更深的瞭解,這是一門淬鍊心神,能夠使之影響天地的奇門武功。
透過對黃天大法的參悟,白行簡的混元太始經也有了更深入的變化,精氣神三位一體,開始同時運轉。
如今雖然還沒有突破宗師,但不難想象,等他突破之時,練神之路將一路暢通。
告別孫思邈後,白行簡對尋找慈航靜齋也沒了興趣,當即帶著秋棠冬青一路南下,越過秦嶺阻隔,終於來到巴蜀之地。
所謂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成都便因此而得名。
戰國時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秋,秦王派大夫張儀、司馬錯率大軍伐蜀,吞併後置蜀郡,以成都為郡治。
翌年秦王接受張儀建議,修築成都縣城。
縱觀歷代建城,或憑山險,或佔水利,只有成都既無險阻可恃,更無舟楫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窪地方,潮溼多雨,附近更多沼澤,惟人力來改善。
為了築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萬歲池和城東的千歲池,既可灌溉良田,養魚為糧,更可在戰時作東、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
加上由秦昭王時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個獨特的水利系統,一舉解成都平原水澇之禍、灌溉和航運的三大難題。
成都本城周長十二里,牆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兩部份。太城在東,乃廣七里;少城在西,不足五里。
隋初,成都為益州總管府,旋改為蜀郡。
大城為郡治機構所在,民眾聚居的地方,是政治的中心,少城主要是商業區,最有名的是南市,百工技藝、富商巨賈、販夫走卒,均於此經營作業和安居。
巴蜀之地共有三大勢力,即獨尊堡、川幫和巴盟。
三大勢力中,以獨尊堡實力最強,其堡主乃是“武林判官”解暉,此人不但是巴蜀第一高手,更是天刀宋缺的結拜兄弟和絕對簇擁。
同時,和宋閥還是姻親關係,宋缺的長女,白行簡的長姐宋玉華,便嫁給瞭解暉的獨子解文龍。
若非戀上慈航靜齋齋主梵清惠,巴蜀將是宋閥最有力的支撐者。
可惜,就因為這個緣故,在原著天下之爭的時候,巴蜀倒向了李閥,哪怕最後有宋缺的壓力,連巴盟都導向了宋閥,獨尊堡仍舊堅持投靠李閥,可見慈航靜齋的女人的影響力。
幾十年的兄弟,比不過暗戀人的一個指示,這就是白行簡不願收服魯妙子的緣故。
女色在這個世界的影響力實在是太過可怕。
白行簡之所以一定要往巴蜀一行,就是為了早做準備,絕不能讓解暉向原著中那樣倒向李閥,或者說,解暉可以,但獨尊堡不行。
白行簡此行,便是準備在獨尊堡做些準備,最好能讓宋玉華掌控獨尊堡的大權在握,以便在日後有所作為。
白行簡三人來到成都時,已經是中秋時節,恰逢蜀中燈會。
入城之後,首先入目是數之不盡的花燈,有些掛在店鋪居所的宅門外,有些則拿在行人的手上,小孩聯群結隊的提燈嬉鬧,款式應有盡有,奇巧多姿,輝煌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