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雙龍之後,白行簡才離開揚州,順著運河一路北上,沿途觀花賞草,人設是一點不肯繃。
尤其是離開揚州之後,白行簡一身出塵的氣質就盡數收斂,引而不發,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武功不凡。
但正是這種流落於外的氣勢,反而降低了外人對他武功的判斷,看上去不過如此。
就這樣,兜兜轉轉數月的功夫,白行簡來到了東都洛陽。
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四周群山環抱,中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
故自古以來,先後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等八朝建都於此。
所謂河陽定鼎地,居中原而應四方,洛陽乃天下交通要衝,軍事要塞。
楊廣即位後,於洛陽另選都址,建立新都。
新皇城位於周王城和漢魏故城之間,東逾瀍水、南跨洛河、西臨澗河,北依邙山,城周超過五十里,宏偉壯觀。
楊廣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出一條南達杭州,北抵涿郡,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連線起來,洛陽更成天下交通商業的中心樞紐。
這日天才微亮,城門開啟,大批等候入城作買賣的商旅,與趕早市的農民魚貫入城。
白行簡三人輕車簡從,由南門入城。
洛陽的規模果是非比一般小城,只南城門便開有三門,中間的城門名建國門,左為白虎門,右為長夏門,型制恢宏。
原本洛陽就是千古雄都,城高牆厚,在這個動輒以十丈數十丈做計量單位的武俠世界,洛陽的城牆足有五十丈之高,可謂是遮天蔽日。
也唯有這麼高的城牆,才能阻攔住那些高來高去的武林高手,也只有在這個非人的武俠世界,才能弄出如此宏偉壯觀的城池。
一入城門,便是天街,寬達百步的長街在眼前筆直延伸開去,一眼望不到頭。
街旁遍植櫻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樹木,中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際此春夏之交,桃紅柳綠,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大道兩旁店鋪林立,裡坊之間,各闢道路,與貫通各大城門的各十街交錯,井然有序。
以南北為中軸,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以四座大橋接連,而城內洛水又與其它伊、瀍、澗三水聯接城內,使城內河道縈繞,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內,予人天造地設的渾成感覺。
一艘帆船在隱蔽於房舍下方的洛水駛過,從他們的角度瞧去,只是帆頂移動,宛若陸地行舟。
御道上不時有一隊隊甲冑鮮明的兵衛操過,作晨早的操練,使這美麗的皇城添上刁斗深嚴的氣勢。
三人一路步下天津橋,只見車轎川流不息,熱鬧非常。行人中不少身穿胡服,顯是來自西域的商旅。
只看眼前的繁榮,誰也不能想到,隨著楊廣越發昏聵,數月之後,整個天下就會陷入一片戰火之中,開啟長達十幾年的中原戰火。
到時候,這座宏偉的城池,便將成為各大勢力傾軋角力的軸心。
沿著洛水西行,堤邊雜植槐柳,樹綠成蔭,風景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