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的一陣交鋒,可謂是兇險之極。
不過,對白行簡的修為也大有好處。
獨孤求敗的劍法,講究的是化繁為簡,無招勝有招。
白行簡修煉的劍法,講究的是化簡為繁,無窮變化。
剛剛和獨孤求敗劍意的交鋒,白行簡的劍招不斷被淬鍊,到最後化作最基礎的幾招,等同於洗掉了他三世積累的劍法,但卻將他本人打造了成了一枚劍胚。
這對白行簡自創武功可以說大有好處。
畢竟他學過諸多劍法,越是繁雜,越是能夠提升他的劍道修為,卻也越發讓他難以跳出原有的桎梏。
這一次的交鋒洗練,讓他在劍道上的修為邁出了一大步。
可以說,只要他願意,現在隨時可以創出一門一流劍法。
不過,他如今內功不足,貿然動手的話,劍法想要達到頂尖就不容易了。
想到這裡,白行簡長舒一口氣,重新將手中的長劍化作漁竿,走到神鵰旁邊,便見兩行石刻下許多石塊堆著一個大墳。
但見神鵰雙爪起落不停,不多時便搬開冢上石塊,露出並列著的三柄長劍,在第一、第二兩把劍之間,另有一塊長條石片,三柄劍和石片並列於一塊大青石之上。
白行簡提起第一柄長劍,見長約四尺,比起一般的劍來要長上一分,青光閃閃,確實是天下難得的利器。
劍下的石刻上,寫有兩行小字:凌厲剛猛,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第二塊石條上刻有: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第二柄劍,黑幽幽得毫不起眼,三尺多長,白行簡微微伸手,覺得手臂一沉,這黑劍沉重無比,怕是有七八十斤的重量,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圓圓的似個半球,正是玄鐵重劍。
劍下的石板上刻著小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再看第三柄劍,卻是一口木劍,年深日久,劍身劍柄已經腐朽,劍下的石刻上寫著: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無劍勝有劍之境。
利劍,軟劍,重劍,木劍,無劍,其中蘊含了獨孤求敗一身的劍術境界,劍道感悟。
白行簡剛剛才和獨孤求敗留下的劍意有過一場爭鋒,對獨孤求敗的劍道自然有所瞭解。
利劍無意,就是藉助利劍的鋒利把招式發揮到極致,同時速度也同步提高,也是天下劍客修煉的基礎,天下劍客中,能夠超脫此境界的,便已經能夠稱為一個好劍客了。
軟劍無常,軟劍因其劍身柔軟如絹,力道不易掌握運用之故,非精於此道者絕難自如運用。就是在招式已經發揮到極致的基礎上再追求變化的極致,透過勁力和內功的運使控縱,軟劍出招形態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心意千變萬化,任意轉換。
重劍無鋒,乃是獨孤求敗劍道變化的關鍵,利劍軟劍,求的都是招數的極致,到了重劍時期,獨孤求敗的劍意開始化繁為簡,講究以力破巧。
只要勁力勝過對方,便能達到一力破十會的顯著效果。所謂的重劍,就是以最簡單、最直接、最剛猛、最霸道強悍的方式正面來擊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