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經自從落入他手中,至今算下來,便是沒有十年,也有八年。
近十年的推演,白行簡本以為以自己的武功境界,早已將太極拳經推演的差不多了。
可如今,看到眼前這近乎於老者做操一樣的太極拳,白行簡才知道,自己對太極拳的領會還遠遠不夠。
看著那緩緩運轉的太極拳,白行簡直覺心神舒暢,神意明澈,種種太極真意的道理紛紛湧現出來。
太極運轉,形斷意不斷,一招一式,節節貫穿,連綿不絕,以柔克剛,後發制人,另開一派武學之先河。
一套太極拳功打完,意境似有似無,仿若靈龜吐息,玄武臨水,道韻瀰漫。
恍惚間,似乎明白了什麼,卻又彷彿什麼也沒明白。
隨後,那老道身影,又打了一遍,還是太極拳,還是那些招數,可給人的感覺又有不同。
恍惚間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一遍一遍又一遍,白行簡不知參悟多少遍的太極拳不斷的在眼前浮現,每一次都給他更深的感受。
一開始,白行簡還疑惑,為什麼推演太極拳經的時候,不像其他武功,種種玄妙奧義以心得體會感受的方式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中。
隨著腦海中那老道的身影不斷重演太極,白行簡對太極拳經的領悟越來越強之後,才隱隱明白。
和其他的神功秘籍不同,太極拳是一門下限極低,同時又上限極高的武功。
這門武功粗淺到普通人都能打上幾招,強身健體,同時也直達武道巔峰,陰陽太極之變。
太極拳,不過是太極神功的外在體現之一,可以是拳法,也可以是劍法。
為拳是太極拳,為劍是太極劍,為刀是太極刀,為扇是太極扇。
只要得了太極真義,拳法掌法,刀法劍法,全在一念之間,有招無招,全在無形之中。
都說九陰真經是天下武功的總綱,獨孤九劍是無招勝有招。
在白行簡看來,比起太極真意,都要弱上不少。
一手太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便涵蓋了一個乾坤世界。
之所以沒有心得體會,是因為太極真義本就可大可小,全看個人領會。
而且,太極拳經蘊藏的太極真義是不完整的。
推演這門武功需要花費三萬逆襲值,是因為在受到世界限制,張三丰的太極拳只能發揮到這個境界。
換言之,和張三丰的實力一樣,太極真義因為世界的限制,沒能達到更高的層次,只能算是半成品。
完整的太極真義,恐怕就是張三丰一身武道修為的承載,不是一本太極拳經能夠記載下來的。
隨著太極真義不斷的加深,白行簡的心神也不斷的下沉。
冥冥鴻鴻無上無下,天地間一片混沌不知何所在不知何所往。.
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好似整個世界就是一片灰濛濛。
驀然一點光明從灰濛濛無邊無沿的混沌中升起,照亮一小片灰濛濛空間。
光明放在整個灰濛濛的混沌中實在太不起眼,明暗閃爍間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