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閻羅寶殿獲得第二次提升的時候,陰神宮內的九鳳神君們在雲瑞帶來的巨大壓力下, 終於將積累的矛盾和分歧徹底爆發了出來。
細究其主要原因, 還是因為它們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主心骨,這導致個人主張盛行, 僅僅是八十七名成員內部, 竟然就分出了五大派系來。
其中有部分九鳳神君主張緩和態度,努力協商。畢竟那翰雲瑞表現出了可以協商的態度——它們可以稱之為協商派。
而另一有些九鳳神君則比協商派更進了一步,它們更加悲觀一些,認為陰神宮一方肯定不是敵人的對手。
既然如此, 那翰雲瑞也許諾了會尊重它們, 那麼與其繼續對峙造成己方族人的死傷, 還不如儘早妥協,或許可以獲得更好的待遇——畢竟大家都是同族。
這一部分九鳳神君可以稱之為妥協派, 而另有一部分九鳳神君和它們一樣覺得沒有戰勝翰雲瑞的希望,卻又不甘心俯首稱臣, 於是它們主張逃離陰神宮,無論是去冥界某處,還是去陽世躲藏起來都可以, 世界這麼大,打不贏難道還躲不起麼?
這一部分可以稱之為逃命派。
而與以上三派主張針鋒相對的, 就是那些主張拼死反抗的九鳳神君了。它們不是人數最多的,但卻是聲音最大的——其他幾派無論心裡怎麼想, 面上總是不怎麼光彩, 氣勢自然就小了許多。
這些九鳳神君可以算是抗爭派, 只是它們內部的觀念又各不相同,有的是出於榮譽感,認為妥協是玷汙了九鳳一族的榮耀。有的則是十分驕傲,不願意屈居人下,受到轄制。
還有一些則是純粹的不信任翰雲瑞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傢伙,覺得一旦被他控制,下場一定極為悽慘。
最後還有一部分九鳳神君則是完全的六神無主,拿不出一點主意的。
它們屬於最為平庸,沒有主見的。人數也不多,只有三五個。不過由於大家都是九品實力,所以也不能忽視,因此簡稱為無主派。
原本只有抗爭派會光明正大的發言,其他派系大多是支支吾吾,只是不同意抗爭派的意見,卻不太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生怕背上“叛徒”的罵名。
可是在旁觀了雲瑞攻破冥府妖城的過程之後,其他派系的九鳳神君受了刺激,感覺再不阻止抗爭派,儘早商議出一個結果來,陰神宮恐怕就要步冥府妖城的後塵。於是也終於忍不住的將自己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
結果這一下就猶如點燃了□□桶一般。
在很多人眼裡,叛徒是比敵人更可恨的存在。那些抗爭派也是如此,聽到其他派系的觀點之後,它們在怒不可遏的爭論了幾句之後,很快就直接動起了手來。
由於在抗爭派看來,協商派是愚昧無知的,妥協派是卑鄙無恥的,逃命派屬於軟弱下流的,就算對於不怎麼發表意見的無能派,它們也是怒其不爭的,所以在動手的時候,它們將矛頭對準了其他所有派系。
其結果自然是反被數量更多的其他派系一起圍毆了。
這一番爭鬥沒有持續太久,就在頤和長老與居冥長老的鎮壓下迅速平息了。因此雖然有受傷者,但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傷亡。只是爭鬥所造成的撕裂,卻沒有辦法再彌補了,尤其是這出手鎮壓的兩位長老,本身也是立場不和的。
頤和長老主張協商,實在不行了也可以妥協,而居冥長老內心是抗爭派,但是由於認得清現實,所以它選擇做逃命派。
因此兩位長老在鎮壓了族人的爭鬥之後,自己反倒又針鋒相對起來。
不過它們兩個終究是管理陰神宮上千年的上位者,比一般只顧著引渡陰魂的九鳳神君要更能看得清形勢些,眼見雙方矛盾已經無法調和,居冥長老便表示要帶著擁有不同意見的族人離開,大家分道揚鑣,日後自求多福。
頤和長老也知道在這種非常時期,陰神宮實在不能繼續再內亂下去了,因此它雖然內心極為煎熬,但最後還是同意了居冥長老的想法。
結果五大派系又發生了一次融合,整個抗爭派和逃命派,還有一部分無主派,都選擇了跟隨居冥長老一起離開,一共有四十二位九鳳神君。
而這些九鳳神君還要帶走許多關係親近的,沒有成為神君的族人,這幾乎一下子搬空了整個陰神宮的一半。
看到這樣的情形,頤和長老幾乎忍不住心內的淒涼和悲憤,但它還來不及收斂自己的情緒,就接到了留下來的族人通報,說是籠罩著對面那閻羅寶殿的黑暗異象已經消失不見。
頤和長老聽說之後,連忙飛出了陰神宮,前去閻羅寶殿外面求見。
閻羅寶殿這邊,雲瑞才剛處理完那十一頭鬼妖王的事情,就從霍風雷處得知了有一大波九鳳一族剛剛離開陰神宮的訊息,緊接著那頤和長老就來求見了,他心中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選擇了開啟閻羅寶殿的大門。
頤和長老第二次進入閻羅寶殿,發現這裡面已經大變樣了,尤其是他之前與雲瑞會面的問罪殿,隔壁竟又多了一個司判殿,而問罪殿內部的那些桌案和卷宗也都不見了蹤影,想必是挪去了那司判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見到頤和長老之後,雲瑞就開門見山的問:“剛剛有一批九鳳神君帶著不少九鳳族人離開了,頤和長老是來解釋的麼?”
“倒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頤和長老神色悽苦的回答。
它之所以這麼著急的趕來拜訪,就是擔心這翰雲瑞會去追擊那些離開的族人,所以急忙過來求見,想要解釋、勸阻一下。
於是它懇切的對雲瑞說:“它們只是不願再留在陰神宮了,並沒有謀劃什麼的意思,所以希望你不要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