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說:“洪武三年舉行過一次科舉考試,為朝廷選拔了一百二十位人才。如今的禮部侍郎吳伯宗吳大人,便是當年皇上欽點的狀元郎。其餘年份都是由各地‘察舉賢才’報名單上來,再由吏部、中書省和皇上從中選取人才。”
至於為什麼科舉考試搞了一年又不搞了,他不好在這裡說。
主要是老朱覺得,如果所有新進官員都由劉伯溫宋濂這些人出題來選拔。那劉伯溫他們肯定會偏向於出身平民計程車子。
那慢慢的朝中大臣的勢力就會跟淮西勳貴勢力相當。
老朱就不好控制了。
朱柏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接話。
畢竟劉伯溫在此時說這些話,搞不好想用他來向老朱進諫重開科舉。
他壓根沒興趣摻和他們的權力之爭,只管自顧自說下去:“啊。官牙局選拔人才,就簡單了。直接由朝廷主持資質考核選拔合適的人,在總官牙局培訓個三個月半年的,再頒發證書任命。以後每三年來考核一次,朝廷根據成績和業績來決定是否繼續發證。官牙局按要求上交盈利,送審賬本。朝廷也要定期派人下去巡查。所以往下設定府州縣三級官牙局也不是不行。”
劉伯溫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有利資訊,立刻問:“誰來擔任巡查之職呢?即便是官牙,若無人監察,怕也會肆意擾亂價格,過分賤買貴賣,欺行霸市。”
你個老神棍,就不想讓我一人獨大嗎?
朱柏心裡罵罵咧咧,面上卻不動聲色:“當然是由父皇來定。”
劉伯溫對朱元璋行禮:“皇上,臣建議由御史來兼任,反正御史也是要下去巡查的。”
想得美。咱的兒子主持牙行,咱會讓你們這些酸儒來巡查,天天有事沒事就挑咱兒子的毛病?!
朱元璋冷冷望著劉伯溫:“你那意思,是有人能巡查咱的生意?”
朝堂上頓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誰有這個膽子?!
誰來巡查,都是死!
朱柏在心裡笑劈叉了:哈哈哈,絕殺!
還是老朱厲害。
劉伯溫淡淡回答:“皇上英明,光御史自然是不行。所以臣懇請皇上,讓太子殿下主持巡查工作。”
草。你個老神棍!!這不就是讓我們父子兄弟窩裡鬥嗎?
朱柏歪頭想了想。
不不不,不對。
他是要讓朱標親手抓到我徇私枉法。這樣朱標在老朱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升,還能把我幹掉。
真是玩得一手好腹黑。
朱元璋沉默了。
朱標去巡查這個建議確實讓他挺動心的。
他是從最底層爬上來的,親身體驗過那些底層官員的醜惡嘴臉和黑暗手段。
朱標卻是在呵護下長大,作為帝國的繼承者,確實應該出去多見識一下,體察民情,以後才不至於被欺騙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