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聽音閣。
世人皆知天下園林有四方巧奪天工的洞天福地,北山王府觀潮樓、蓬萊神仙島、皇宮大內景祺閣、秦王府聽音閣。四大洞天福地,尤以景祺閣最為大氣雄闊、繁花似錦,聽音閣另闢蹊徑、巧奪天工,觀潮樓擁山觀潮、別有洞天,神仙島最為神秘、傳聞有仙人隱居。
聽音閣以奇山、奇峰、奇石為園林主體,兼具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和京都蒼茫豪邁之氣,以剛柔並濟之美,而享譽天下。
聽音二字出自“上可報君侯知遇之恩,下可榮妻蔭子,日撫瑤琴以聽音,夜有嬌妻伴讀,吾平生只願足矣”。乃是秦王秦山當年引以為傲的平生自得。
可惜事與願違,聽音閣剛剛建成,秦山便戰死,秦王妃痛不欲生,遂自刎而亡,留下三個幼小的兒女。嫡長子秦頌生性柔弱,痴迷修仙之術,遂拜入天下道宗,成為道宗還未不出世的聖子。次女秦香,從小聰慧,驚才豔豔,十歲便以一首《觀海潮》而名動京都,成為京都十大名花之首,被封為雲秀郡主。三子秦越,人稱秦三公子,生性好武,自幼多情又痴情,最像秦山。
當年秦山戰死、秦王妃自刎之後,嫡長子世襲秦王秦頌掛冠離家,拜入道宗,年僅十四歲的秦香與年僅3歲的秦越相依為命,而秦皇忌憚秦王府掌管的虎豹軍,卻並沒有撤掉秦頌的秦王封號,僅給秦越封了殿前衛校尉的空銜。而加封秦香為一等世襲郡主,准予其府中招婿。
當年秦越在秦業的舉薦之下,方才被擢升為北山六郡司馬都護統領北山關,打敗北國蠻子,秦皇賞無可賞,只得恩賜其為一等侯爵冠軍侯。
那一夜,秦香大擺筵席,連續大慶三天三夜,單單是滿地的煙花就足以鋪滿整條長慶大街。而她醉酒之餘,詩情大發,連續做出了《出高塞關》《戰虎丘》《賦菊》三篇驚才豔豔的豪邁之作。其中《賦菊》中那句震驚天下士子的名句“我花開後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惹惱國子監大夫和御史大夫遂聯名奏本皇帝,說秦王府有造反之意。秦壽趁機以謀反之罪,冤殺了她的夫君殿前衛大將軍莫淵,並將其夫家株連九族。而剛剛晉升為冠軍侯的秦越,也被多次貶斥。遂掛印封金,不再遙領北山六郡司馬都護之位,而以人屠之名,暗自闖蕩江湖,追殺當年刺殺秦香的江湖逆賊。
其後,秦香又連續剋死兩個夫婿,不是大病而亡,便是墜馬身死。此後性情大變,為人張揚跋扈,又好男色,府內常年圈養著上百名面首,遂一代名花墜落為人人談之色變的“秦寡婦”。
秦越與秦香,自幼亦姐亦母,世人唯恐躲之不及的“秦寡婦”,卻是他內心最為珍愛的人。
荒城之戰,秦香得知三弟戰死,幾乎發狂,一夜之間青絲變白髮,並將府內的上百名面首斬殺殆盡,晝夜焚香拜佛。後在聽音閣另立八瓣蓮花佛堂,剪斷白髮,換下郡袍,穿上佛衣,不再過問朝堂事務,以“清音客”之名,歸隱佛堂。
秦王府也日夜閉戶,不再鶯歌燕舞。
秦王府遭此大難,但秦王府麾下的虎豹軍卻按兵不動,讓人極為怪異。朝堂之上,多次騰籠換鳥,卻都鎩羽而歸,僅監軍太監倖免於難。
軍中傳出來秦天大帝的古訓:秦王一日不死,虎豹軍一日不散。
世人和朝堂皆以為虎豹軍眼中的秦王,是隱入天下道宗的秦頌。秦頌還活著,那麼秦王府就不能被剝奪。
半月前,秦越帶著雲朵歸來,秦王府安靜得連一片漣漪都沒有濺起。
而那秦香也不管不問,每日吃齋唸佛,雷打不動。
似乎她的三弟早就死了。
......
入夜,聽音閣蓮花佛堂,油燈猩黃。燈火跳動處,雲朵伺候在秦香和秦越的身後,心中頗為異動。北山戰事再起,她已經得到訊息,毗伽的報復心比她想象的還要堅決。
那小子該不會那般傻吧?她憂心忡忡暗自為秦風著急。
秦香放下手中的經卷,不緊不慢地對秦越說道,白日裡,秦業和司馬達來了一趟,我讓人打發了回去。這種時候,他們又想起了虎豹軍,當真是欺我秦府無人。
秦越看著眼前這個為他操勞了半生的姐姐。當年那個名動京都的奇女子,如今還不到五旬,已是滿頭白髮銀絲,原本纖細的身子也越加的豐盈,臉上的肌膚也暗生黃斑。
他心中暗自有愧。
當年若他懂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何苦逼得北山的男兒那般的慘死,也不至於讓隱忍多年的秦王府再次被皇兄秦壽所忌憚。而荒城一戰,他又不管不顧,幾乎害得她油盡燈枯。
“姐,你做得對。這個時候,我們還不便露面。時機還不成熟。”秦越一把握住秦香那面板鬆弛的手,低聲安慰道。
秦香苦笑道,毗伽怎麼辦?她終究還是你的女人。
她知道秦越這一生風流倜儻,紅顏知己不少,可這王府上下除了他帶回來的雲朵這個丫鬟,竟然無一人是他的女人。而她連嫁三夫,也沒有留下半點血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哥秦頌多年了無音訊,以道宗修仙成道的道統,只怕也未曾有血脈。
倘若她和秦越都死了,那虎豹軍的萬千兒郎該怎麼辦?這王府上上下下偌大的家業又該怎麼辦?難不成還真就便宜了那昏庸無道的禽獸昏君。
秦越撥動著手邊的圍棋棋子,想了想,在面前那殘局上,拈起一黑子,放在盤中。
秦香凝視一番,愕然道,抱吃?你想置之死地而後生?
秦越發出一聲冷笑,顧左右而言他道,毗伽,我自有辦法。你放心。這一仗有好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