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雲懿一直以來的處事之道,委曲求全,不是她的性子。
話說到這份上,壽嬤嬤也是沒了什麼好說的。她這番過來,本就是有些不是很合適,連太后本身都在猶豫,只是勉力一試的行為罷了。
如今,雲懿雖然沒有直接答應,但態度是表現的非常好。
不卑不亢!
壽嬤嬤想到五福晉的為人和性子,最終沒有再多言,而是痛快地告辭走人。
雲懿帶著瑛嬤嬤一起,送了壽嬤嬤出去。
……
等一個人安靜下來,雲懿就在思考這事兒。
太后雖然心裡知道自己的所求有些不妥,但是,她依舊讓壽嬤嬤過來了。這說明,在太后的心裡,她的地位始終是比起五福晉還差著。不然的話,就憑五福晉這事兒不佔理,太后就不該讓壽嬤嬤過來。
“閒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
經過這件事情,不管雲懿怎麼想,也不管太后怎麼想,兩人的關係,都不可能像最初一開始的時候那麼和諧了。
雲懿會繼續敬著太后,會獻上一份自己孝心。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跟之前不一樣了。
在沒有發生這件事情之前,雲懿是在用心跟太后相處。但發生了這件事情後,雲懿已經不可能再對太后付出多少的真心。
她,並不犯賤。
既然太后心裡的天平上,五福晉佔的比重更重,那麼,她這個分量輕的,又何必要往人家跟前湊?
果然,真是應了那句話,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最初的時候,雲懿覺得自己是挺得太后歡心的孫媳婦兒。但現在,雲懿明白了,她就是個添頭。
沒人願意做添頭,人人都想讓自己儘可能成為某一群人中最出挑的那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雲懿雖然沒想做最出挑的,但她也不想做添頭。
“福晉,您沒事兒吧?”
瑛嬤嬤見雲懿坐在那裡久久不動,連忙湊到近前,“壽嬤嬤代表太后過來,但這態度表明,太后其實也是在搖擺不定的。”
“您雖然拒絕了,但太后那裡,應該是不會怪罪的!”
作為宮裡的老人,瑛嬤嬤對這些門道是看得很通透的。
雲懿明白瑛嬤嬤的意思,無非就是讓她別把這事兒往心裡去,讓她放寬心,畢竟太后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跟她計較。
可惜,雲懿想的跟瑛嬤嬤略有出入。
瑛嬤嬤,雖然看是通透,但她的身份只是服侍人的嬤嬤。她思考問題的角度,多是從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在瑛嬤嬤看來,太后不計較,便是最大的幸運。至於太后之前做了什麼,做的是對是錯,對自己到底是不是公平,這都不重要。
可雲懿跟瑛嬤嬤不同,她很在意太后做了什麼,更在意太后的一碗水端不平。
人說,十個指頭還不一般長。
常常用這句話來安慰那些遭遇了父母偏見的人,勸他們要想開點兒,要多想想父母的不容易,多想想父母的付出。
對於這種人,雲懿一直都是一個態度,不是當事人,不瞭解當事人內心的痛苦,就在旁邊作為公知、道德君子來進行勸說,甚至指責,若是被雲懿給遇到了,她絕對會把他們罵個狗血淋頭。
漂亮好聽的話,誰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