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03
賀權從祈聿的工作室出來時,走廊上已經安靜了許多,一個女人拉著孩子小聲啜泣著,估計剛才在鬧的就是她。賀權看見她拉著的女孩眉毛禿得幾乎看不見,哆嗦了一下,緊了緊衣服快步走了出去。心理諮詢室這種地方就和醫院一樣,來的都不是正常人,實在讓人生不起好感。
祈聿將賀權的資料收入資料夾。
強迫思維經常頑固、反複地闖入一個人的腦海,令人不快,想要加以實施的想法本身會令患者感到不快,但如果不實施,就會産生更大的焦慮。患者想要加以抵制但卻無濟於事。
常見的強迫思維有強迫聯想、強迫回憶、強迫疑慮、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對立思維等。賀權的強迫思維來源於內心對現實生活的焦慮,可能他也察覺到自己在與男孩的婚外情中投入過多,擔憂這段婚外情會暴露人前,影響自己的前途與家庭。賀權的強迫思維是內心焦慮投射在外的表現。
強迫性思維同時會伴有煩躁焦慮的情緒,存在自我強迫和反強迫。賀權在強迫自己不斷思考各種謀殺狗的方法,但同時自己也意識到這種強迫思維是錯誤的,於是還在強迫自己不要再繼續思考那樣思考。嚴重的自我拉鋸不僅幹擾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社會功能的受損。
要對強迫症患者做出診斷,患者必須在連續兩週中的大多數日子裡存在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或者兩者並存。
賀權的強迫思維是不斷思考弄死狗的方式,痛苦但難以停止,繼而為了平複焦慮而産生強迫行為——車速不超40,反複驗證停車距離等。
強迫症的病因複雜、尚無定論,目前認為主要與心理社會、個性、遺傳及神經內分泌等因素有關。
患強迫症的人往往更聰明,更多來自於較高的社會經濟階層,特點是追求完美。強迫症患者在首次發病時通常遭受過一些挫折或者不愉快的事情。
賀權為人謹小慎微,步步為營,因為深櫃的壓力與事業的壓力背負,又揹著妻子在外面養男朋友心裡有鬼,長此以往的焦慮堆積,終於在那條狗的刺激下爆發。
強迫症和強迫型人格障礙有些相似。後者希望所有事都能做到盡善盡美,在生活中會用嚴苛的尺度衡量周圍事物,使自己和身邊的人都陷入緊張焦慮的氛圍,主要表現為工作狂,注重工作效率和程式遠勝於情感表達和人際交往。
有資料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強迫症患者存在強迫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在壓力下會表現出類似強迫症的症狀,但在壓力緩解後這些症狀又會基本消失,少數會發展成強迫症。
強迫症可以採取藥物治療,而對強迫型人格障礙來說,藥物治療是無效的。
一旦確診為強迫症,治療上就要考慮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雖然強迫症的發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確,但是有研究表明患者腦內神經遞質失衡是造成其發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主要使用的抗強迫藥物都是抗抑鬱藥。
心理治療常用的方法有精神動力學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支援性心理治療以及森田療法等。
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包括思維阻斷法及暴露反應預防。
思維阻斷法是在患者反複出現強迫思維的時候透過轉移注意力或者施加外部控制。
暴露反應預防是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鼓勵患者逐步面對可能引起強迫思維的各個情境而不産生強迫行為,比如患者總是擔憂沒有鎖緊門窗,擔心失竊,在暴露反應預防中他就需要在幾次治療中鎖門後不反複確認,即便擔心也不能回家去檢視是否門窗已鎖好,由於患者所擔心的失竊實際上並不會發生,強迫症狀伴隨的焦慮將在多次治療後緩解直至消退,從而達到控制強迫症狀的作用。
森田療法是一種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適用於治療神經症、植物神經失調等身心疾病。
“順應自然”的治療原理要求患者對症狀首先要承認現實,不必強求改變,要順其自然,認識情感活動的規律,接受情感,不去壓抑和排斥它,讓其自生自滅,並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培養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
患者透過治療,學習順應自然的態度,不去控制那些不可控制的事情,放棄完美主義的想法。但同時還要注意“為所當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的事情。一方面接受症狀,將其視作自然而然的情況,另一方面帶著症狀,將注意力放在現實情況中,從事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活動。
其實強迫症帶給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強迫的觀念或行為,而是伴隨著這些觀念和行為出現的焦慮、緊張和不安的情緒。如果你的情緒平靜,甚至是愉快的,那麼即便是強迫性地反複想問題的症狀依然存在,但卻不會像以前那麼痛苦。所以要想治療強迫就不要將症狀視為大敵,而要接受症狀,只有這樣,才不會把症狀看得那麼重要,症狀不重要了情緒才會平靜,而只有情緒平靜了才會反過來使症狀得到緩解和消失。
祈聿覺得森田療法對於賀權來說未免過於理想,這種佛系理念,對於賀權這種心裡有鬼,道德上完全站不住腳的人,是完全指望不上的,想要確立一種我騙婚出軌是正確的至高無上的觀念,未免太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