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02邊緣型人格障礙)
a大歷史悠久極負盛名,其心理學更是名揚在外,是a大的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雲集專家學者,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著國家級教學團隊。
這次心理學院的話劇主演是a大的明星學生——季明陽,在讀博士,是目前國內最炙手可熱的心理學專家的得意弟子,他的出演也為此次話劇招攬了不少眼球。
女主便是李婉。
這場話劇首演a大,有很多專家學者觀賞,之後還會搬去劇院上演,反響好的話可能還會巡演。
據說劇本就出自這位才子之手,當初甫一看到劇本的時候教授們便對季明陽贊不絕口,稱其專業度絕對值得稱頌,堪稱臨床治療的樣本,想象力方面更是佼佼者,前途不可限量,將其吹噓的天上有地下無,馬上就要在最年輕最有天賦的心理學家這盛名上將祁聿取而代之了。
李婉帶著祈聿、盛洺和周南三人到預留的位子上落座。
李婉的精神狀態還不錯,只是愈發地瘦了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這次話劇專門把自己整成這副消瘦模樣。祈聿照例提醒她要多吃飯,不要學那些病怏怏的小姑娘每天只知道減肥,李婉笑嘻嘻地應付了幾句便說去後臺準備。
劇本確實精彩。祈聿也沒想到這居然是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治療的劇中劇。
李婉飾演的便是那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27歲,孑然一身,和家人關系疏遠,與朋友相處也不愉快,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就暴怒,摔東西,甚至自殘。交往過幾個男朋友,但關系也處不長久,因為她時常覺得自己被情人忽視,便會一言不合就暴怒甚至傷人,情人都忍受不了她而分手。
李婉從小由母親撫養長大,父不詳,因為母親吸毒,家徒四壁四處舉債,而她自己也在13歲便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從此亂交,行為放`蕩,多次自殘,還因抑鬱與企圖自殺多次住院。
李婉的演技很棒,將這個女人的自卑、絕望與期許演得很到位,即使用專業性的眼光也很難對她挑剔地起來,就像她本來就是劇中的那個人一樣。
人格,是一個人固定的行為模式及在日常活動中待人處事的習慣方式,而人格障礙便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它阻礙了機能的正常運轉,給患者以及患者身邊的人帶來痛苦。
人格障礙一般從患者的兒童時期或者青春期就開始了,然後會貫穿他們整個成長過程,直至成年還依然持續存在,很難被成功治癒。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列出了十種人格障礙,偏執型、分裂型、分裂樣、反社會型、邊緣型、表演型、自戀型、迴避型、依賴型和強迫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非常依賴與他人的關系從而獲得對自己的認同感,他們難以忍受獨自一人,當一份親密的關系破裂時他們更是感到難以承受,而且他們在依賴於他人的同時還總是進行懷疑,總覺得自己會被拋棄,繼而攻擊他人。他們難以控制悲傷和憤怒的情緒,總會採取不計後果的自我毀滅,如劇中的李婉,每次分手都企圖自殺,並且多次用煙頭燙傷自己,在夜店打架鬥毆。
正是因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感覺到絕望的空虛,所以他們極度依賴新認識的人或者治療師,希望透過他們來填補自己內心巨大的空洞。
季明陽飾演的便是李婉第三次住院的主治醫生,這位醫生耐心、溫和,驚才絕豔,是醫院裡的天才醫師,經常提出大膽的創新和天才的主張。
季明陽對李婉採取了心理劇的治療方式,一個治療團隊為李婉量身打造了劇本,讓李婉宣洩情緒,並藉以改變自己以前的行為習慣。
心理劇療法是一種集體心理治療方式,透過令患者在表演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發洩內心壓抑的情緒,體驗角色的情感,從而産生新的領悟並建立恰當的行為模式。非常倚重治療專家的專業度。
季明陽耐心地去了解李婉的過去,時刻陪在李婉身邊,一起讀書、看電影、打遊戲,給她買禮物,製造很多驚喜,漸漸地兩人陷入了戀愛。
最終李婉的病情越來越好,兩人舉辦了甜蜜的婚禮,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這部話劇劇情尺度很大,挑戰很多敏感話題譬如吸毒、亂交,這些情節並沒有被砍掉,可見a大對保持學術專業性的誠意與膽氣,並不避諱現實中黑暗的一面,因為這就是事實。
而祈聿仍對其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