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到未來,封曲都經常在想:感謝英語,感謝高中,讓她邂逅了練清遠。
☆、第 11 章
高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些人躊躇滿志,卻抑鬱而歸;有些人吊兒郎當,卻意外走運;有些人以超前的努力,才換來心滿意足的成績。
在一張張卷子透過電腦,滑過改卷老師的指尖,一切塵埃落定,讓那些不斷抗爭的人相信了命運,也讓世界的保持原有的規律,就算再是群龍聚齊的地方,也有地蛇混雜。
很幸運,封曲屬於第三種,這條路走得踏實痛苦,如果說想考出理想成績,需要一個湖的知識,那對於高考,為了考出真實水平,封曲做了一片海的準備。
淚水如海水,盡管多年後不明白自己怎麼哭了那麼多次,但當時痛當時盡,讓那些清晰的明白,留給歲月,把當時的拼命作為禮物送給以後的自己。
漠城大學,承載了封曲高中三年的熱忱,高一時,只是將漠大放在心裡,因此有種很驕傲的感覺,到了高二,競爭逐漸激烈,心裡的漠大應著老師的號召被提到了明處,這時又多了被同學窺探的害羞。
可是逐漸,當認清高考殘酷的時候,發現漠大遙遙無極,所以越發努力,當沒有動力的時候,看看桌角的那個標簽,心裡湧出了對自己的堅定,也會時常被自己感動,就像猴子撈月,卻竭盡全力。但其實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給未來搭路,向美好前進。
大學開學,漠大遠在家鄉千裡之外,封曲從來沒有給父母主動打過電話,也只有媽媽會主動給她打電話,也只是說些不寒不暖的話,也可能是因為,媽媽剛想抒情,就會被封曲無意間駁回去。
思鄉不思人,封曲更多的是跟高中同學影片電話,聊同學、聊當地、聊思念、聊孤獨…滔滔不絕,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封曲在這個他鄉異地繼續生存下去。不去細想孤單,只用各種新鮮的事物來填充自己。
大學老師各個都有兩把刷子,封曲在驚嘆不已的同時,卻也有些失落,這些老師沒有一個是像練清遠一樣的,他們很卓越,卻沒有那麼溫柔陽光,他們意氣風發,卻沒有那麼帥氣逼人,他們滿腹知識,卻沒有那麼細膩認真……
畢竟已經是大學老師,有的甚至是教授,年齡都比練清遠大了許多,可封曲卻執拗地找尋他的影子。
封曲回想上一次見面,還是高考最後一天,英語考試,練清遠是派在封曲考點的送考老師,當時按照學校慣例,送考老師負責本校考生的一切事物,他們還會給考生發糖,擊掌鼓勵。
那天,陰雨朦朧,一群家長擁在學校門口,一個大弧形,他們人擠人,但卻不願擠入那條考生專用小道。進入校門,不帶金屬的布鞋踩在水灘裡,水花擊漸,一步一步走向那個打了把紅傘的人。
“老師!”雖然按不住的緊張,但封曲還是很開心是練清遠來送考,這最後一站,彷彿有他相伴,自己的英語成績也是給練老師的一個交待。
“這個給你,封曲,好好考試,不要太緊張,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練清遠從兜裡掏出一根十分精緻的棒棒糖遞給封曲。
“give e five!”封曲用力拍了過去!
“老師,你大紅傘真好看!”
封曲說完就跑了,練清遠無奈地笑了笑就繼續給同學們發糖。真的是最後一次見面了,封曲滿心不捨,她不敢相信,不願意接受,但她還是要壓制住這份傷心走向戰場。
現在想想,這也是封曲與練清遠當面說過的最後一句話。
暑假裡,封曲看見練清遠在朋友圈裡面曬的法國照片,她每次都會評論,老師也會回她,這也是兩人唯一的交流線。
她好想把練老師約出來,一起出去玩,一起吃個飯,起碼不是永遠只能停留在網上,或者停留在回憶裡,一個那麼美好的人,就這樣逐漸剝離她的人生,無力感由心而生。
在高考成績公佈後,封曲彷彿突然被扔在了天上,大腦充血,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卻難得真的被證實,封曲不知道該喜悅還是失落,因為上帝並沒有施捨給她一分。
封曲給練清遠發資訊,告訴他自己英語成績,成績很理想,封曲也很放心。
練清遠也早就知道了封曲的成績,總的來說還算穩定,他也很高興封曲從自己的學生變成了學妹,她的夢想也算是實現了。
命運總是給一棗子,再讓人被棗核噎著。封曲雖然考上了夢想的大學,但她與理想專業擦肩而過,最後落在了第三志願——康複治療。
當時填第三個志願,只是聽說康複治療的就業前景好,所以就追個潮流,想著有前兩個,怎麼也不會到第三個,可世事難料,最後還是跌到了康複治療。對於這個專業,封曲也是在被錄了以後才開始瞭解。
但這個大學彷彿沖淡了封曲所有的悲傷,踏進三年的夢裡,她的熱情洶湧如江水。
對於這裡的新同學,她主動聊天,積極伸出援手;對於這裡的教室,她每節課覺得都不真實,所以坐得格外穩當;對於這裡的宿舍,她把激情化作呵護新家的溫柔,仔細地擺放東西,留下讓自己戀舊的小角落……
一切都還正常,只是“百團大戰”的時候,宿舍其他同學都是各有才藝,而自己真的是裸面試,一股子熱情,報了幾個校級組織,但是結果卻像是一盆冷水,把封曲的熱情澆滅了些。
面試時間一個一個從手機裡發過來,封曲再也淡定不下來,一個勁兒地問室友面試的問題——面試的時候要站在臺上說麼?除了自我介紹還應該說些什麼呢?會有很多學長學姐在下面看麼?大概會錄多少人……
再擔心,那一刻也終來到了。有的是要站在臺上說,有的是幾個人一起站著被提問。在下面如坐針氈,封曲看大家說得都很出色,有的甚至帶有才藝演出和影片ppt,封曲在心裡重複著自我介紹,又跟著上臺人的自我介紹來不斷新增潤色,手逐漸冰涼出冷汗,等待的過程漫長,但上去說話卻才不超過一分鐘。
下了臺,鬆了口氣,卻好像對自己看得更清楚了些,彷彿煙霧籠罩的汙譚經過月半初升,柔光漸亮,煙霧消散,又露出了原來的樣子。
就算是到了大學,封曲還是那個封曲,不可能一下子有所改變,而且到了這裡,身邊優秀的人一波又一波,封曲有些失落,有些悲傷,不知不覺中,倒是悲天憫人了起來。
課雖然少,但大一上學期開的唯一一門專業課著實讓人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