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銳接著想,羅馬尼亞人的戰鬥力應該高於義大利人,與西班牙在伯仲之間,難點就在於西面的芬蘭軍隊,徐銳與芬蘭軍隊是交過手的,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很強,不比德國人差多少。
不過芬蘭全國也只有幾萬軍隊,能來到蘇聯的不會超過一萬人,再分到三個戰場上,在斯摩稜斯克的芬蘭軍隊最多也就是一個團的樣子。
不過這一個團的戰鬥力應該很強,所以,徐銳並不準備動他們,他決定讓戰鬥力最強的科西金帶著一營坐鎮中央,防禦西面的芬蘭軍隊,與此同時,徐銳則帶領著其餘的全部人馬,葉戈爾的團已由兩千多人減員到了不到千人,不過徐銳在他的部隊裡又編入了一千多蘇軍戰俘,如此一來,葉戈爾團有兩千多人,全部跟隨徐銳行動。
保爾、莫洛夫的部隊與狄安娜的女兵營也跟隨自己行動。
蘇軍戰俘除了一千多人補充了葉戈爾團之後,其餘的兩千多人編成了一個團,由蘇軍戰俘中軍銜最高的薩芬上校擔任團長。
如此一來,與徐銳一起行動的部隊就達到了五千餘人。
冷鐵鋒就問:“老徐,外面的各國軍隊加起來最少有五、六萬人,咱們只有五千人,你這一仗你打算怎麼打?”
徐銳就說:“這些德國的僕從軍人數雖多,但卻沒有戰鬥的勇氣,只知固守而不知相互支援配合,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消滅了義大利與西班牙軍隊,其餘的軍隊也不足為慮,所以,我打算採取軸形攻擊方式。”
“軸形攻擊?”冷鐵鋒一皺眉。
徐銳就說:“老兵,你見到過鐘表吧。”
“見過啊。”冷鐵鋒說。
徐銳說:“如果說科西金的一營是軸點,其餘部隊就是指標,然後自南向東,再向北不斷推進,等掃平了東面的羅馬尼亞軍隊與北面的俄羅斯解放軍,我們再最後解決西面的芬蘭軍隊,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各個擊破,蕩平整個斯摩稜斯克。”
“是個好辦法,如此一來,我們的兵力雖少,但在同一時間只能面對一部分敵人,敵人的兵力上的優勢就無法發揮。”
徐銳說:“是的,不過這種戰法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我們必須具備強大的突擊能力,能夠突破敵人的防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一路窮追猛打,直至將所有敵人消滅,然後再集中所有力量對付芬蘭部隊。”
“老徐,你有多大把握?”冷鐵鋒問。
徐銳說:“本來這個計劃是無法實施的,但是在得到薩芬這些老兵的加入後,我有七成把握可以成功。”
薩芬和他的老兵都是蘇聯原來的常備軍士兵,擁有很強的戰鬥力,比現在蘇聯新組建的補充兵戰鬥力要強很多,用這些蘇聯老兵對付僕從軍,徐銳信心十足。
徐銳一直信奉兵在精而不在多,沒有士氣的烏合之眾,人數再多,也是給對手添人頭數,在戰爭中,起決定因素的永遠是少數老兵。
很幸運,徐銳的部隊中有很多這樣的老兵,包括科西金、保爾、莫洛夫、薩芬的部隊都擁有著極強的戰鬥力,他們就是徐銳的底氣。
當下,徐銳帶領部隊一線展開,當先向守衛斯摩稜斯克東部的羅馬尼亞軍發動了攻擊。
羅馬尼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站在了德國一方,因為當權者的愚蠢,站錯了隊,所以在一戰後國家利益受到很大損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羅馬尼亞又站在了德國一方,成為了德國的僕從國,派了不少軍隊來到蘇聯,在莫斯科方向,就有近兩萬之眾,組成一個加強師,由亞伯拉罕將軍率領。
亞伯拉罕將軍是羅馬尼亞軍中元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是一個少校,帶領著一個營一戰俘虜了英軍一個師,從此名聲鵲起,成為羅馬尼亞民族英雄。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亞伯拉罕解甲歸田,在家賦閑了一段時間,後來又被重新啟用,一步步成為將軍,德國入侵蘇聯後,羅馬尼亞緊隨德國進入了蘇聯,其中亞伯拉罕帶領一個加強師近兩萬人,跟隨德國中央集團軍群行動,駐守在斯摩稜斯克。
雖然是曾經的民族英雄,但現在的亞伯拉罕卻沒有了年青時的意氣風發,有些暮氣沉沉。對於來到蘇聯,他是持排斥態度的,他認為羅馬尼亞跟著德國進攻蘇聯是沒有希望的,一定會給羅馬尼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然而,身為軍人,他又不得不尊從上級的命令,這讓他常常陷入內心的矛盾中。
德軍的攻勢在莫斯科受阻後,亞伯拉罕感覺到,戰爭的態勢已經在不經意間發生了變化,再這樣打下去,不但德國人要完蛋,怕是羅馬尼亞也要跟著完蛋。
但是,亞伯拉罕是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就算明知前方是死路一條,他也只能走下去。
此時的亞伯拉罕已經得到了義大利人與西班牙人戰敗的訊息,亞伯拉罕不由大吃一驚,義大利有三萬軍隊,西班牙師戰鬥力要強於義大利軍隊,怎麼在一夜之間就會都失敗了呢?
這時,一個讓亞伯拉罕更震驚的訊息傳來,鎮守中部地區的德軍團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