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畑俊六聞言臉色微變,說道,“第10師團從浦口上岸了?”
“哈依。”河邊正三頓首說道,“撚彥殿下雖然在電報上說,第10師團將會如期趕赴肥城集結,但是卑職以為,這不過是他的託詞,他之所以率領第10師團提前從浦口上岸,恐怕還是為了徐銳以及大梅山團。”
畑俊六皺眉沉思片刻,又說道:“第16師團呢?”
河邊正三頓首報告說:“半小時才剛剛接到第三艦隊的通報,第16師團已經從吳淞口進入長江了。”
畑俊六又問道:“撚彥殿下有沒有說第16師團將在哪裡上岸?”
河邊正三說道:“這個倒是沒特別說明,應該還是會在蕪湖上岸吧。”
“那就好。”畑俊六舒了口氣,沉聲說,“只要第15、第16師團能夠如期趕到肥城與熊本師團彙合,並及時從大別山北麓發起進攻,武漢會戰就贏定了,畢竟眼下支那軍在江北的防禦已經十分空虛,也不差那一個師團。”
河邊正三說道:“大將閣下,那撚彥殿下那邊……”
“隨他去吧。”畑俊六冷冷一笑,說道,“國內總有些人固執的認為徐銳不過區區一個團長,大梅山團更不過區區一個團,彷彿彈指間就能將其消滅,他們根本不知道,徐銳這個對手遠比他們想象中更狡猾,更難對付!”
河邊正三便有些尷尬,畑俊六雖然沒有明說是誰,只用有些人替代,但是河邊正三又不傻,又豈會聽不出畑俊六指的就是皇室,甚至直指天皇本人!
裕仁天皇已對畑俊六心生不滿,這並非什麼秘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畑俊六對裕仁天皇的不滿情緒更加的強烈。
事實上,在年紀稍大些的日軍高階將領心目當中,年輕好戰的裕仁天皇並不怎麼受歡迎,也正因為此,二二六事件中才會出現廢掉天皇的預案,只不過由於巴登巴登同盟的存在,最後沒能成功,反正使得保皇派的勢力更加膨脹。
盡管在畑俊六上任前,裕仁天皇曾經將他召到禦前,長談了一次,但是僅憑這麼一次長談顯然不可能改變畑俊六心目中對裕仁的感觀。
尤其是熊本師團在肥城遭到慘重失敗之後,裕仁和畑俊六之間的分歧就變得更大了,裕仁固執的認為,必須盡一切可能,首先消滅徐銳以及他的團,而畑俊六的觀念卻在逐漸向他的兩位前任靠攏。
畑俊六越來越意識到,在沒有徹底結束正面戰場的戰事之前,是不可能拿徐銳以及他的團怎麼樣的,徐銳和他的團就好比是長在人體上的惡癬,你不把身體調理好了,就絕對沒有可能清除掉惡癬。
所以在花園口決堤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畑俊六都沒有理會裕仁的旨意,沒有讓筋疲力盡的第6、第9、第13師團去招惹徐銳的團,而是命令這三個師團駐紮在肥城、蚌埠一線整軍待戰,休養元氣。
河邊正三作為肥城慘敗的親歷者,也認為畑俊六的決定是正確的。
憑心而論,來華中派譴軍上任前,河邊正三並沒有把徐銳放眼裡,這之前徐銳的種種戰績,河邊正三固執的認為,要麼是華中派譴軍太大意所致,要麼就是華中派譴軍故意誇大事實,藉以掩蓋自己的無能。
但是在到了華中之後,尤其是親歷了肥城保衛戰之後,河邊正三才終於明白,這絕非是因為華中派譴軍大意,更不是華中派譴軍在故意誇大事實,事實證明,徐銳這家夥就是有這麼的難纏!
別人打仗就是老老實實打仗,可徐銳這廝,卻連廣播輿論都能成為他的武器,他的許多戰法,簡直讓人匪夷所思,但卻偏又十分管用!比如他弄的戰地廣播,就極大的激勵了中國兵的鬥志士氣,其威力簡直不亞於一個師團!
還有,大梅山團被全殲之後神奇的“死而複生”。
迄今為止,華中派譴軍司令部都還沒有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只是有參謀人員提出了猜想,認為團在城內挖了地道,而且團主力並沒有被殲滅,而是藏在地道內!等熊本師團以為大局已定時,再殺出來一舉翻盤。
面對這樣一個手段百出又詭計多端的對手,你來不得半點大意!
徐銳這個對手就已經夠難纏了,大梅山的地形更是極端的不利,川口支隊的結局就已經證明瞭,你派少量兵力前去大梅山,基本與送死沒區別,但要是派大軍前去掃蕩大梅山,則勢必會影響到武漢會戰。
所以現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暫且不理他。
等到武漢會戰順利結束,再回過頭來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將徐銳碾碎!
然而遺憾的是天皇陛下似乎很難理解大將閣下的苦衷,東久邇撚彥殿下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徐銳報仇雪恨。
搖了搖頭,河邊正三又說道:“大將閣下,你恐怕還是得給撚彥殿下說一聲才行,卑職不怕別的,就怕撚彥殿下對徐銳的厲害缺乏概念,因而缺乏必要的防備,如果這樣的話,他的人身安全就十分可慮了。”
畑俊六聞言神情一凜,沉聲說道:“你是說,徐銳有可能發動斬首戰?”
“大將閣下,這完全是有可能的!”河邊正三說道,“別忘了,徐銳本人可是從勃蘭登堡特種部隊訓練營出來的,在他手下,更有一支戰鬥力極其強悍的特種部隊,所以,不能不防哪。”
畑俊六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說道:“河邊桑,你說的對。”
當下畑俊六便抄起電話機,說道:“給我接紫金山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