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來的時候相比,楊辭回去的路上所用的時間變得多了很多。
相比那條大河上的順流而下,回去時的楊辭不得不選擇不行。
步行速度相比坐船,耗費的時間不知道多了多少,不過,還好楊辭是一個修行者,回去的路上並不用擔心路上還會有什麼變故。
此時的楊辭格外羨慕自己的大師兄,憑藉著自己的無距可以滿世界的遊玩。
可惜,現在的楊辭做不到那樣。或許,在顏瑟大師沒有和衛光明決戰之前,楊辭的路現在已經走到了終點。
前方有路,後人可以行個方便。
依照現在楊辭修行的神符師,除非顏瑟可以將五境之上的路開闢出一道,那麼後面的人才能順著這條道輕鬆的闖入五境。
而現在的楊辭,他的實力及底蘊根本不可能比顏瑟率先進入那道門檻。
想到這裡,楊辭很明白,全天下的符師都應該感謝顏瑟,因為他不止是世間最強的神符師,也是未來開闢符道五境之上的領路人。
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路,但是總有前輩們親手為世人開闢出一條條的道路。
他們都是偉大的人,或許他們很多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他們留下的永遠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時間滄海桑田的變化著,將人們變成了一個個的傳說。
有人點亮了人間的火炬,將人們從茹毛飲血的時代中走了過來。有人寫下第一個字,將世人有了文化可以傳承。有人建造房屋,有人編制衣裳,這些全是他們腳下的道。
此時的楊辭,行走在崇山峻嶺只見,有點疑惑自己該做點什麼。
現在的他,在經歷和柳白的論劍之後有了一點的迷茫。他開始懷疑著自己來到世間的疑惑。
雖然他是因為想見到心目中的那個人,但是這世間形形色色的人,他們來到世間,究竟承擔著什麼樣的角色。
毫無疑問,楊辭對世間有了一點的迷茫。
上一世的成長,讓他心中有了自己的道理以及堅持。可惜它和這個世界的世界觀有很大的衝突。
弱肉強食,是這個時間不變的生存法則。以往的善,在這裡或許根本行不通。
修行者,他們決定著世間人的生殺大權,是非觀念也只是在他們的實力之中。
有時候楊辭也會再想,如果不是因為夫子是這個世界的最強者,自己會不會拜他為師。
他可以看出自己的不同,但是如螻蟻一般的存在,他回去在意嗎?
也許在自己見到夫子的一瞬間,他只是覺得自己有點意思,但正是因為他的一念之差,自己才能變成現在這樣。
現在,楊辭是知命境的強者,是書院的十二先生。但是十二先生也可以是旁人,一想到這裡,楊辭突然很想知道自己的存在是什麼。
只是為了心中的書痴?那個在白雪下寫下我喜歡你的不捨離別,還是大雪中那道夾雜著淚光的身影。
以前的時候,楊辭以為他的到來,就是為了那名滿天下的書痴莫山山,但是,現在的他,心中除了她,還有很多的身影。
滿世界吃遍美食的夫子,一壺水瓢一本書的大師兄,永遠驕傲的君陌,在舊書樓裡寫著簪花小楷的餘簾,還有書院後山的那一群人。
在楊辭突破知命的時候,他發現,在自己的心中,書痴的影子已經變得很淡,在也沒有以前的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