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一齊行禮謝過,然後馬賽又道,“太子殿下,蒸汽機的應用,絕不止在抽水機和造船上面,為了使其早日應用到各行各業,臣建議,將研究組成員分成多組,擴大成多個團隊,全面開始它的應用研究。”
李承乾聞言,想都沒想就點頭道,“沒問題,孤回頭會賜一道徵召令給你,所有的事情,由你主抓,任何行業的人才,你只要覺得有需要,都可以徵召進研究組,研究經費,不設上限。”
“臣等,多謝太子殿下信任,必然肝腦塗地,早日取得研究成果。”得到李承乾這麼大力度的支援,所有研究組成員的精神都是一震,躬身行禮道。
其實,這些人根本就不在乎什麼物資上面的賞賜,他們已經足夠有錢了,研究組最低的,都是正五品上的院士身份,然而,理工男的工作熱情,並不在這些名利上。
他們想要的,是做出驚世駭俗的東西,像蒸汽機,便是如此。
李承乾回到了皇宮之後,第一時間就給孫享福寫信了,長孫皇後,則是給李世民寫信,蒸汽機果然如最先提出它的構想的孫正明所說的那般神奇,以後,大唐只怕是又要推出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了。
在延津的孫享福,是在半個多月後收到李承乾的來信的,對於這封信的回複,就是搞一些抽水機和開荒用的新式工具到遼東來,正好在開發三江平原的時候,這東西能夠用的上。
因為,他剛剛和蘇定方,上官儀等人在三江平原勘察完了地形回來,正在做著規劃設計。
這裡,現在的情況與後世建國初期的‘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荒蕪景象,基本是一樣的,不過濕地面積更大,非常適合開發成水稻田,後世太祖就是出動了差不多六十萬知青和軍隊,在這裡墾荒開田,才最終將其打造成了我國的北大倉,讓這裡的糧食年産量達到了後來的一千五百萬噸。
把這個産量換算成這個時期的石,那就是兩億五千萬石左右,不僅能夠養活後世這一地區八百多萬人口,還能多出至少七成以上的糧食,向外出售。
而現在,孫享福非常雖然不能帶著這些並不太善於耕種的人,實現像後世那樣的開發規模和産量,但是,使其産出能夠養活整個安東大都護府近八百萬人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整體規劃效果圖畫出來之後,蘇定方和上官儀的笑聲,險些將屋頂都震翻。
按照孫享福的計劃,這一地區的最終形態,可不就是跟山南道的垸田區域一樣麼。
“兩位別高興的太早,這一地區,雖然能夠開闢出四千萬畝以上的高産良田,但是,你們根本沒有那麼多適應耕種的人手,而且,地區偏遠,前期開發,需要投入進去的錢財非常巨大,真想要變成我規劃的這樣,可不是那麼容易。”
孫享福的規劃理念,是盡最大可能保護了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下,讓這裡的農牧業,商業,和行政管理,都非常便捷,所以,最終他標識出來的適合開發成田地的區域,比後世的面積,要少了很多,很多濕地,得以儲存。
可即便是四千萬畝田地,也不是蘇定方他們這些日子發動的幾十萬人能夠耕種的,因為,即便是耕種比較省事的平原地,要精耕細作,實現高産的話,平均每戶的耕種面積,也不適合超過三十畝,這在山南道,是驗證過了的,而以遼東不善耕種的百姓來算,只能更少。
四千萬畝,真要全部耕種下來,差不多得兩百萬戶百姓,這差不多就是安東大都護府地界內的所有百姓,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被孫享福潑了一盆冷水,上官儀卻一點也不在意,依舊興奮道,“我們也沒打算一下子就把它弄好,山南道開發出兩千多萬畝垸田,還是幾百萬人,四五年的功勞呢!咱們的要求不高,三年,弄出一千萬畝足以,這可是能夠堪比山南道垸田産出的水澆地,一千萬畝田的産量,我們整個安東大都護府的所有百姓甩開腮幫子吃一年,也吃不完。”
孫享福攤了攤手道,“那行,按照每年四百萬畝開發來計算,你們發動起來吧!七月的時候,至少需要一百萬人青壯到位,最多九月中,撤回來秋收,明年四月,再過去。”
用一百萬青壯,去開發四百萬畝田,平均每人才四畝而已,難度和工作量並不大,之所以把目標劃的這麼小,是因為這一地區的凍結期長達七八個月,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做房屋基礎建設。
只有把暖炕,暖壺,抗冰凍和承壓性較好的房屋都建設好了,才能讓大家在那邊過冬,畢竟,那邊地處偏遠,一旦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想要救援都比較困難,而從延津這邊發動過去的準漢民百姓,未必適應的了靺鞨人,室韋人才能適應的天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