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無需為一個殘缺不全的閹人動氣,他有今天,是咎由自取,索性您並未被因他的讒言,造成什麼損失,白白氣壞了身體可不好。”
李世民一指門外道,“你可知,這狗才剛才跟朕說了些什麼?”
王得用點了點頭道,“奴婢剛才都聽到了,農國公一心為民,品性堪比古之聖賢,怎會行齷齪之事,然而,您想過沒有,這或許是農國公與上官長史刻意為之,目的,是想告訴您一些什麼。”
聽到王得用這麼說,李世民頓時平複了下來,開始動腦思考問題。
事情的經過不複雜,孫享福和上官儀在前往遼東的船上,上演了一出閉門密議的戲碼,而後,上官儀光是在前往遼東的半個月行程之中,就給孫享福發了三四封信。
等到了遼東,馬大全才知道,接任張公瑾安東大都督職位的蘇定方,就是孫享福的舊部,在蘇定方領旨之後招待他的幾日之中,表現出了對於孫享福的格外推崇,並且,和上官儀一樣,與孫享福的通訊,十分頻繁。
遼東現在可是有八百多萬人口,二十多萬軍隊的大邊鎮啊!本來就跟孫享福有些過節的馬大全,頓時覺得,自己或許發現了一個驚天大陰謀,那就是孫正明在運籌帷幄,圖謀造反。
以他對李世民的瞭解,這方面,絕對是李世民不可觸碰的逆鱗,自己只要將一些懷疑告知李世民,那麼,孫享福即便是沒有做過,也會脫層皮,至少,此後都不會再得到李世民的信重。
於是,他宣旨完畢回來之後,找李世民說了這事。
他卻不知道,宦官議政,誣告大臣,這才是李世民的死xue,至於說孫享福這樣的人會造反,你就是扯上天,李世民也是不可能信的。
不過,聽了王得用的話,李世民開始反思了。
秦何以走向滅亡?
閹宦趙高亂政。
漢何以滅?
十常侍亂政。
雖然這並非是主因,但卻是加速王朝滅亡的一大重要因素。
宦官的存在,對於這個國家有什麼好處呢?
貌似,除了讓他們喪失霍亂宮閨的能力之外,並未有多大的作用,若說閹割了之後,會讓他們對這個國家,對皇室更加忠心,那也未必,真要是為這個國家好,馬大全這樣的人,會跳出來,誣告孫正明嗎?
這可是在自己這樣的強勢君王的時代,若是自己百年以後,那些在這些閹宦的服侍下長大的子孫,繼承皇位的時代呢?
李世民越往下想,就越覺得這是個大問題,或許,孫享福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自己,閹宦存在的隱患。
想通了這一點,李世民便看了一眼伺候了自己十幾年的王得用道,“你是不是有話要對朕說?”
王得用躬身下拜道,“有些話,埋在奴婢心裡許久,不吐不快,還請陛下見諒。”
李世民抬手示意其免禮,道,“你說吧!”
王得用組織了一下語言,臉色顯得有些落寞道,“奴婢十二歲賣身進宮,十三歲那年,被分配到秦王府,跟著王府總管,伺候陛下起居,從最開始的搬搬抬抬做起,一路做了七年,才成為負責在您身邊傳話,接待事務的近侍,天幸,後來陛下成功登基為帝,奴婢的身份,也水漲船高,最終成為了皇宮內外,人人都禮讓三分的內侍監。
然而,做了內侍監又怎麼樣?
奴婢沒有子孫,沒有親人,錢財,地位,於奴婢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沒有。
不知從何時起,奴婢的心中,越發的感覺到空虛,時不時的,就會冒出一些在奴婢自己看來,都非常混賬的想法,奴婢一直在剋制,努力的讓自己表現的更加的正常,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伺候陛下上面。
後來,奴婢發現,不是奴婢一個人會因為身體的殘缺,産生一些混賬的想法,所有的內侍閹人,就沒有一個是正常的,有的人能夠勉強剋制住自己,有的人,剋制不住,他們有的貪財成性,有的性格敏感,整天不是想弄死這個,就是踩死那個,有的偏執,甚至産生虐待別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