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鯨吞天下的大勢已成,李承乾和馬周,唐奉義的計劃,只是給之後開啟大一統,埋下伏筆而已,巨額的欠債,會讓他們想盡辦法在國內橫徵暴斂,暴亂四起,到時候,大唐就會以維護世界和平,解放窮苦百姓的姿態,摧枯拉朽的完成整個歐亞大陸的解放。
想明白了這一點的李世民很欣慰,所以,無論李泰在嶺南把田種的有多好,他的功績,也是無法跟李承乾比的,最近,長孫皇後最關心的,是他們這些成年王子的婚事,李恪固執的要娶孫小妹,為此,還不惜頂撞了長孫皇後,看在楊妃的面子上,長孫皇後也就不跟他計較什麼了,反而,得知訊息的李世民,卻下旨寬慰了李恪一番,並且重重賞賜了他,這也是表示對他追求孫氏女的支援。
至於李泰這邊,長孫皇後本以為自己能夠一言而決的,畢竟,李泰是他的親生兒子,可誰知,給他選定的人,李泰也不同意,反而要娶文工團一個做女官的夷族女,這就叫長孫皇後生氣了,險些把好久都沒犯的氣疾都引發了。
可誰知,李世民在得知這個夷族女的名字叫阿月之後,又是舉雙手贊成,那丫頭此前李世民就見過好幾次,代表嶺南到望江樓給自己獻過歌舞,在關中割過麥子,是在孫享福夫婦的薰陶教育下長大的,人很善良,知足,並且長相也越來越漂亮。
問題是,李泰這邊,還有點搞不定人家,堂堂大唐帝國的嫡皇子,除太子之外,爵位最高的親王,娶個親,人家女方居然會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往上數幾千年都是不可能發生的,可是在大唐,它就是存在了。
然後,拿下阿月,就變成了李泰的政治任務,因為,他這個婚姻的事情,讓李世民想到了另外的一幹問題。
皇室與少數民族通婚,能更加讓這些少數民族對國家歸心,他自己就是這樣,長孫皇後可是鮮卑族,自唐以後,鮮有人再提及這個族群了,因為,全部歸入漢人了,連那些鮮卑族複姓,也都逐漸的消失,到了宋朝基本就整個沒有了。
於是,所有成年的王爺們都有了新任務,李世民給的指導意見是,盡量納少數民族女為妃,就算實在沒有合適的,也要至少納一個為側妃。
通常,一個人口不多的少數民族,如果出了一個王妃級人物,它就很難再出現什麼叛亂的現象了,而當少數民族女子成為皇妃,王妃,變成一種趨勢,那麼,他們再想從這個國家剝離出去,就很難了,因為,皇室的子孫中,有一半的血統,就是他們本族的,當然,那些種群數量龐大,到可以威脅漢族種群地位的除外。
如果發動歐亞大陸統一戰,大唐還真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波斯人,大食人,歐羅巴人,甚至是天竺人的人種族群,可都比目前的漢人基數大,這些族群,就會成為威脅漢族人種群基因的存在。
所以,致力於推動民族融合,穩固族群發展的尚書右僕射溫彥博,在朝堂上提出了提議,改革婚姻制度。
取消平民納妾的一些限制,納外國胡女為妾,數量將不受不限,只要百姓們自己養的起。
而且,這些外國胡女一旦嫁給大唐百姓,就可以立即拿到大唐戶籍,甚至,朝廷還要給予鼓勵政策,官員,公職人員納胡女為妾,可以享受一定天數的婚假,當年有納外國胡女為妾的平民,則可以分職業不同,減免下一年度,一到兩成的稅收,本國少數民族,不在其列,因為所有持有大唐戶籍的他們,和漢人是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這樣為族群發展長遠計的建議,頓時得到了所有朝臣的贊同響應,此訊息在全國公佈之後,安西大都護府境內,首先颳起了一陣女追男之風,那些西域各國逃避戰亂,流入大唐境內的胡女,用盡各種辦法,勾搭當地持有大唐戶籍的百姓,連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都難逃其魔掌,更加別說那些年青力壯計程車兵了,所以,大唐兒郎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口在貞觀九年五月的這道政令下達了之後,可能會呈爆發式增長。
七月中旬,嶺南道這邊選定好了位置的幾處圍屋都建設的差不多了,孫享福在巡視了一遍橡膠樹和劍麻的苗物之後,便返回廣州城,準備進行幾樣大田作物的最後收割和資料統計,橡膠樹和劍麻與土豆紅薯那些適應性較強的作物不同,它們生長週期比較緩慢,出了問題,浪費的時間成本較大,而且,孫享福本人,在後世也沒有種過這些作物,幸好有幾個瑪雅人土著種過劍麻,結合他們的一些經驗,兩年半以後,應該能有不少收獲。
而且,趙河這次不只是帶回來了種子,收割好的劍麻葉和放出來的橡膠樹液,都有不少,已經拿到長安,交給各個研究院研究了。
月初的時候孫小妹有信過來,垸田內,第一期,最後一季雜交水稻長勢良好,上一季的産量,達到了十一石二,即一千三百四十四斤,而這最後一季,如果能再度增加幾十斤,應該能達到預期産量,如果能種出一千四百斤以上,那麼當下的雜交水稻最高畝産,就算是與後世九十年代看齊了。
農作物高産,在除去蟲害因素之外,還有兩個方面主因,一是種子本身的進化,讓不完美基因變的完美,這就是雜交稻種所追求的,這一點,在當下,有一些優勢,那就是各地産出的原種野生稻種比較多。
第二點就是肥料保障作物各方面營養充足,這就跟人吃多了高熱量食物會長胖一樣,肥料,就是農作物的高熱量食物。
在科技水平無法達到生産化工肥料,幫這些作物全方位的補足營養的時候,孫享福採用用的是多次追肥的辦法,在作物可承受的範圍之內,讓它一直吃飽,兩個胖子,生出來的崽,基本也是胖子,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
當然,他是不建議百姓們也用這樣的方式,去提升産量,因為這樣需要投入的人力,肥料成本太大了,只需要專業的人,有一個育種基地,幫百姓們培育出最好的種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