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人也同樣是任實職,等於是緊緊的圍在了荊州,郢州,複州三個人口大州的周邊,作為山南道後續重點發展區域。
對於他們的任職,孫享福其實都不太擔心,因為,經過自己近三年的教育,他們再也不是生活白痴,在農耕方面,不能說有多擅長,至少該懂的都懂,而政治方面,有長孫無忌在上面總抓大方向,他們只需要稍微有一些執行力,當地的發展,也一定都會上一個臺階,聽了那麼多民學課,結識了那麼多農學生,要是在自己的地盤上,發展不起幾個産業,那他們就真是智商有問題了。
最後一道旨意,才是給孫享福的,複農國公之爵,太子少師之職,無需回長安履職,繼續在山南道種稻,教育新一屆的王爺班就行。
然之後,馬大全把所有新來的王爺都給孫享福介紹了一遍,心師禮,並且告訴他,陛下對這些王爺的期待很高,若是他們年滿十六,需要就藩的時候,還沒有擔任一州刺史的才能,那就是孫享福這個太子少師教學不利。
這些話裡面的意思,孫享福聽懂了,有了太子少師之職,就不再像是之前那屆王爺班一樣,只教他們種稻而已了,還要在其它各方面教導他們,讓他們有一定的施政水平,當然,孫享福也有點懷疑這是馬大全刻意在給自己加戲,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道理。
領旨過後,孫享福接收了十位小王爺,然後,就跟馬大全說慢走,我不會送你了。
既然知道這家夥對自己沒什麼好心思,孫享福也不會給他什麼好臉色,反正現在哥官複原職了,從二品高官,雖然不入朝,但你一個宦官能奈我何?
可憐千裡迢迢而來的馬大全,宣讀完那麼多聖旨,連被杯茶水都沒喝到,就被送客出門了,孫享福可以想到,此人回到長安之後,一定會借機說自己的壞話,不過,這正是他想要的,他不動,自己怎麼好推動宦官制度的改革。
“還記得你們當初來九垸縣之後,是什麼樣的待遇麼?”
孫享福並沒有先跟李佑,李愔這些新來的王爺說什麼規矩之類的,甚至,都沒有安排他們居住的房間,而是把臉轉向李元懿,李元軌這些明年才到年齡就藩的幾位王爺問道。
“這個,自然是記得的。”幾人眼神之中帶著些許玩味之意答道。
“那就好辦了,以後,他們就交給你們管教了,一切標準,都按照你們剛來的時候那樣,他們少幹活了,你們就要多幹活,究竟誰幹比較好一點,你們自己懂的。”
“懂的,懂的……”
聽到孫享福這句話,幾人不自覺的就露出了壞壞的笑,雖然還有一年多才夠年齡去就藩,但是,有這些小家夥的到來,他們也算是提前解脫了一半。
“你們自己的學業也不能放鬆,剛才的聖旨你們聽到了,我現在有太子少師的職務在身了,陛下命我管教你們,所以,我就算是對你們動戒尺,也是理所應當的,哦,我好像忘了,陛下賜給我的可以打王爺的鞭子,好像一直都沒有收回,你們懂的?”
“懂的,懂的……”幾人臉上的壞笑稍微收斂道。相比於此前在宮裡的時候李綱,陸德明,孔穎達的真打,孫享福可算是好多的,雖然一直都在說打,但一處都沒真的動手。
“那好,現在差不多也要開始泡稻種,整田了,把他們身上這身錦袍,所有值錢的配飾都換下來,種田的人,可不需要穿的那麼珠光寶氣……”
很快,到九垸縣落腳的這些小王爺們就傻眼了,其中,性格暴躁的李佑和李愔當場就不幹了,然後,他就發現,他在這裡,指揮不動任何一個人,不自己動手幹活的下場,就是很快就變會成一個像乞丐一樣的人。
當然,還是有人心疼他們的,李恪作為李愔一母同胞的哥哥,就跑來跟他做思想工作了,至少,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幾日之後,南下之前要做的各種事情都安排好了,孫享福便帶著李泰,阿月,牡丹和芙蓉以及一眾護衛去往碼頭登船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