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萬石。”
“那為什麼只給大米?”
“因為一千萬石大米的價格比一千二百萬石稻穀的價格高啊!”
“是哦!”孫大力想到了大米六十文一石,稻穀四十文一石的價格,恍然大悟道。
賣一千萬石穀子,不過是四十萬貫,可用價值四十八萬貫的一千二百萬石穀子,碾出一千萬石大米賣給朝廷,則是能得錢六十萬貫,還能餘出兩百萬石谷殼,正可用作雞鴨飼料,其價值,怎麼地也值個兩三萬貫,光是出一道碾米的工,便能多賺十五萬貫左右,何樂而不為?
要知道,在九垸縣,活水河流密佈,水磨碾子到處都是,碾米對當地百姓來說,不過是搬運一次的功夫而已。
很快,孫大力就將這個訊息派人通傳了出去,又道,“下半年公安,監利,沔陽幾縣也開始大量出産糧食了,我估摸著,糧食價格還得跌,咱們庫裡糧食還不少,是不是再往外賣一點?”
“不用,朝廷已經下令以六十文一石的價格不限量收購糧食了,那麼它就只會在六十文一石以上的價格,在咱們內部的糧食需求飽和以後,它的價格,還可能因為外部需求而上漲,就六十文一石的價格,朝廷在江南道,嶺南道,日南郡那邊一些盛産糧食的地方,一定能夠收到不少糧食,你道朝廷為什麼還要從咱們這邊調糧食?”
“你是說,朝廷將糧食運到了外部?”
“應該是,說不定,還會因此賺不少錢,過幾天等人來運糧就能見分曉了,今年下季開始,光是荊州,郢州,複州,就有六個全面完成築垸的縣,統共近千萬畝高産水稻田開始産糧,光是一季的産量,就可能高達九千萬石以上,咱們想要用這些糧食産出創造經濟利益,經營的範圍也需要向全國鋪開了,商會需要聯合這六個縣,去往蜀中開設食品加工分廠,面向劍南道,雲南,吐蕃高原,這數百萬人口的市場,售賣咱們的産品。另外,北方,以及遼東半島的分廠,也要擴大,增加數量,至少保證每個州,有一個小分廠,這樣,不僅能將咱們的産品以更低的價格鋪滿全國,還能帶動當地的一些百姓就業,咱們産出的糧食,也有穩定的銷路,那邊有不足,就補充向那邊,保證整個國家的糧食價格穩定。”
孫享福之前說的‘荊湖熟,天下足’,可不是一句空話,雖然目前只是六個縣完成了築垸,但是一季産出的糧食,也足夠大唐現有的三千多萬人口,食用半年的了,兩季,則是一億八千萬石以上,就算給大唐所有人都供應碾好的大白米食用,那麼,平均分配到所有百姓頭上,每人也有五石多,基本能保證他們全年的食用口糧了。
要知道,明清時期,築垸工程全部完成之後,這裡産的糧食,可是能夠供應全國一兩億人口的,而且,由於孫享福帶來的是後世最成熟的糧食育種和種植技術,其産量,已經遠高於明清時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的水平相當,那麼,等到築垸規模更大之後,它能養活的人口數量,就能更多。
想要統治天下,就首先要有能夠養活天下百姓的糧食,這個時期的百姓,只要吃的飽,大多都不會想著造反搞事情。
“這麼大規模的擴張,咱們的管理人手,恐怕不夠啊!”孫大力有些擔憂的接話道。
“與那些在當地開闢産業的世家家族企業合作,反正咱們做這些産業,也不是為了累積財富,讓一部分利潤出去,將産業鋪開,給國內一個比較穩定的物價市場,我們才好推進其它的專案。”
這些方面,孫享福其實早就已經想到了,穩步推進這些專案,使得這個國家變的更加穩定,就是他的目的。
“行,我都按照你說的去安排,對了,還有個事情沒跟你說,紀南和鐘祥兩縣的耕種水平已經開始穩步提高了,公安,監利,沔陽三縣的縣令和一幹屬官,這幾天可都在我們九垸縣這邊,眼看夏糧收割,要開始搶種秋糧了,他們想要咱們給他們提供一些技術支援,能多收一點是一點不是。”
孫大力提到這個問題,孫享福頓時就想到了想要做事情的武媚娘,派她去,倒是能夠將一個縣組織起來,再有杜構,王門等第一批跟過來的農部官員,都有了五季種植水稻的經驗了,而且他們的組織能力也不差,倒是可以派出去,反正九垸縣這邊,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稻種最佳化,繼續給百姓們提供稻種就行,有那些小王爺和一號垸的一些熟手百姓在,足夠了。
敲定了這事,孫享福又想到了在紀南縣種菜的孫小妹,她的成果到了下半年就會出來,明年開始,就可以全面向外推廣,倒是可以提前給那些縣令們打個招呼,派一些當地百姓,到紀南縣學習種植,而且,種植品種要合理分配一下,盡量避免一個品種種植太多,導致價格相互競爭,賣不起價格,這事,交給孫大力就能解決。
畢竟,去年冬天的紅菜薹,已經給了紀南,鐘祥,九垸三縣的百姓一些教訓,三個縣都種,而且還都是用最佳的種植方法種,一下子就産量本來就高的紅菜薹,推高了三四倍的産量,這就導致了原本兩文錢一斤的價格,直接跌了一半,變成了一文錢一斤,而且,由於市場上的菜多了,商販紛紛降價出售,出現了惡性競爭,導致後來許多人還虧了本,今年他們來收菜的話,價格可能更低。
其實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透過品種調配來避免的,山南道地區,冬天能種植的,可不僅僅是紅菜薹,百姓們的餐桌上,也需要種類更豐富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