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王氏大酒樓的工地,王旭收到了一封來自王氏族老會的信,信上將各家智者商量的決議告訴了他,並且,讓他在當地組織一下,稍後,所有向朝廷提交了申請的世家,都會派代表來與他彙合,然後去九垸縣,找孫享福問計,正式的將孫享福推到世家領袖的位置上。
“我都說了,這事,由不得孫正明,這次,我看他還怎麼推遲。”王旭收了信紙,便招屬下的人安排,準備啟程前往九垸縣一號垸田。
在他看來,以幫助百姓發展産業,讓他們享受更多的福利保障為由,去請教孫享福如何做好地方發展,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只要各家先把産業做起來了就成,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在李世民這一朝有什麼大動作,甚至,他們只想要安然無恙的渡過李世民這一朝就好。
這種請教,也會讓孫享福在無形之中,在世家群體這裡聚集到人望,到了某一個時機成熟的特定時刻,只需要他登高一呼,或許整個天下就能變天,沒有了皇權,由資本團體話事的時代,才是他們想要的時代,因為,現在這可時期,即便是像王家這樣的頂尖世家,也隨時能感受到皇帝的危險。
孫享福雖然沒有獲得離開九垸縣的準許,但是,自從他將如何管理這些社會特殊團體的建議跟李世民聊透了之後,李世民便讓密衛,將朝堂,甚至一些從世家那邊收集過來的訊息都傳一份給孫享福,無影兒,千面兒,絕殺兒,神行兒他們幾人情報組骨幹,也被還給了孫享福,不過,孫享福暫時只是先讓他們歇著,並沒有給他們派活。
“老爺,陛下傳信過來,試驗田這一季的水稻收割的時候,他會親自到場,而且,渭南船廠那邊,新式包鋼大船已經全部下水,要不了多久,就會起行去嶺南,做最後的遠航準備,陛下收完了稻子,就會乘船南下,去嶺南。”德叔收了大內侍衛傳過來的口信,在田地裡找到孫享福道。
“嗯,這事我知道了,夫人到時候也會過來吧!叮囑她注意身子,現在我最怕家裡的幾個孕婦往人堆裡擠。”
“會的,前幾天陛下把情報組的人還給您了,如果這次田地裡收的水稻産量有所提升的話,陛下說不定會恢複您的官爵,這種重要時刻,夫人過來看看,也是應該的。”德叔臉上有一些笑意道。大唐的頂級官員起起落落是常態,但像自家老爺起落的這麼徹底的,卻一個也沒有,家主沒有官爵在身,他老人家中總感覺不放心。
“恢複官爵的事還尚早,朝廷跟世家的糾葛一天不落下帷幕,我就還得繼續在這裡種田,陛下雖然還算信任我,但肯定會故意做出防備我的樣子,引世家子們前來跳坑,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這事的,看著吧!咱們這位陛下,心大著呢!想的可不僅僅是開疆擴土那點事。”
就目前大唐的軍事水平,基本已經具備對外戰爭的絕對實力優勢,想要開疆擴土,已經不是難事,只要準備好錢糧,等待足夠多的青壯士兵成長起來,便可以穩步向外推進,反而內部一再爆發的問題,提起了李世民的警覺心。
收拾世家,是他老早就擠壓在心裡的想法,現在,動手的條件,差不多就要具備了,把內外所有的糟心事全部擺平,才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德叔聞言,臉色暗淡下來道,“如此,豈不是叫夫人白歡喜一場?”
“不會的,紅袖和香蝶懷了孩子,她高興還來不及呢!只怕來了這邊之後,又要跟我提納妾的事情了。”
“是啊!長安,還有定襄別院的那些胡姬,夫人可都沒有往外打發呢!縣城的房子現在也全部都修建好了,夫人已經讓人將她們接了過來,您只怕是又要受累了。”
對於子嗣繁衍,壯大宗族這事,德叔是虞秀兒堅定的支持者,聽他這麼說變相的勸慰,孫享福頓時臉色一黑,雖然混血兒確實比較聰明,但是,向那些世家學習這種壯大宗族的文化!孫享福還是有些不喜,搞的自己見到自己的庶出子,都不認識,這樣真的好嗎?
對胡人的臉蛋有臉盲症的,可不止孫享福一個人,而且,很多人,是因為這樣的侍妾和庶出子太多,根本關心不過來,久而久之,變的不認識也很正常。
比如虞秀兒的爹虞昶,就有十多個胡姬侍妾,生下來的孩子,都十好幾個了,而從安西大都護府歸來的程咬金,家裡胡姬的數量,更是已經多達上百個,都不知道是他自己的,還是他幾個兒子的,按照他老程家的規矩,胡姬的生的孩子,直接是不入族譜的,就和家裡的家僕一樣,而且,有這種家規的,還不止他一家,長安的權貴圈,普遍都是這樣。
這種風氣,已經隨著大唐的日趨強大,越演越烈,有的時候,不是大唐的權貴富豪想納這些胡女為妾,架不住人死皮賴臉的想往這邊嫁啊!誰叫這邊的經濟好,她們只要在這裡找到人要,就能過上不愁吃穿的好生活。
當然,這些不過是題外話,孫享福最關心的,還是遠洋探索船隊正式開啟遠洋探索之旅的事情,再過一段時間,他就要開始忙搶種了,李世民也沒有允許他離開九垸縣,所以,他是不能親自為出海的船員們送行了,只能將自己想說的一些話,寫成長信,託人捎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