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文凱的接待室裡出來,李世民算是理解當初長孫無忌給自己彙報九垸縣的情況的時候,為什麼將這裡寫的跟大同世界一樣了,原來,這裡真的是跟大同世界差不多了,李世民想挑些毛病,都很難挑的出來。
最終,他還是踏入了孫大力的辦公室,基層官員,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掌舵的,始終是主官,而孫大力這個主官在做什麼呢?
會見百姓。
孫大力的辦公室不小,有一個十幾平米大的沙盤,裡面非常逼真的將治下九塊垸田,九個鎮治,一百多個村子,各個垸田內的溝渠,道路,池塘,田地,都有捏出來,此時,他的手上,正拿著一條指示長杆,在沙盤上講解著什麼,而沙盤的四周,有數十個人圍在一起,有穿著官員服飾的各司口官員,有衙役,大多數則是穿著普通的百姓。
李世民沒有直接打攪他們的講話,只是在辦公室四周看看,他從劉文凱那邊得知,孫大力是在和五垸鎮的百姓代表,商量橋路修建的會議,在九垸縣,這種群策群力,由當地百姓代表做主體成員的人的會議,幾乎天天都開。
他最先看到的,是牆壁上,一張記錄長江水位的表格,詳細到每一天的早晚,也就是說,長江水位有什麼變化,他第一時間就會知道,連續三天出現上漲,他就有提別標註的符號在上面。
然之後,他又看到了一個由不規則的線段劃成的圖,在圖冊旁邊,寫有‘人口增長k線圖’。
李世民不知道‘k線’是什麼意思,他只是看到了每個點,對應的數字,這個線段,是越往後,揚的越高,以月為計算單位,開始的時間,是從孫大力上任以後,從最開始的月增長七百八十一人,到現在的月增長一千二百七十二人,每個月,都在穩步上升,也就是說,這個三萬戶的縣,以後每年新增人口可能達到一萬多人,超過現有總人口的一成。
人口發展,是呈階梯式的,基數越是大,增長的越是快,一年一萬多,不消十年,就是一倍多,但是到了二十年的時候,可能每年新增的人口,會放大好幾倍,因為,那些孩子,又會結婚,生更多的孩子。
九垸縣,自從甄倩被孫享福請過來,將醫療體系全部搭建了起來,將自己的幾個弟子留在這裡之後,差不多保障了新生兒的成活率達到九成五以上,而在社群將年輕孩子的結婚年齡控制到虛歲十八之後,這個成活率可能會再增加一點,所以,李世民在這張圖紙的旁邊,看到了一排用毛筆寫成的大字。
‘人口增長之後的生存問題要如何解決?’
看到這排熟悉的宋體字,李世民便知道這是孫享福所寫,這排字,頓時讓李世民想到了九垸縣的人口這麼增長下去,十幾二十年後,會出現什麼情況?一大家子十好幾口,種三十畝地,能過的好?
原來,看似大同世界的背後,也潛藏著很多問題,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在琢磨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不多時,整個辦公室都安靜了下來,原來,事情商量到了最後階段的時候,出現了舉手錶決的情況,然而,在孫大力清點人數,統計大家意見的時候,看到了在自己辦公室轉悠的李世民等人,大家的視線,也都向他看了過來。
“哦,我們不是來參加你們的會議的,你們可以繼續,我的事,可以等你們開完會了再說。”
李世民只以為自己的化妝能夠瞞的過所有人,卻不想他的聲音,孫大力還是熟悉的,頓時知道來的是皇帝李世民,看了看今天的議案,基本已經完成,便宣佈道,“那麼,在主水渠上擇點修建可供船隻通行的拱橋的提案,全票透過,縣衙從明天開始,將派司工官曹為民主抓落實,文書將投票情況和決議,寫成公告張貼出去,今天的會議,就到此結束吧!”
眾人聞言,紛紛轉身離場,其中有百姓離去的時候歡喜的道,“這樣一來,咱們村去往田地和主幹道就方便的多了,不必非要撐船。”
“是啊,是啊!每次讓我家那頭犟牛上船過河,都要折騰好一陣子,這下,全村人都不用那麼折騰了。”
“回頭咱們得多打造一些板車了,這樣,農具可以一車拉到田地裡,收割的時候,也不需要在船上搬上搬下,直接從田裡拉到家裡……”
原來,今天孫大力是召開了一場修橋的聽證會,由於九垸縣的河道溝渠比較多,這就導致了農民下田耕種的時候,需要過河,可是,這邊的村落雖然沿河而建,但並沒有達到家家都有船,出門就用船,可以到達所以田地的地步。
而要是家家都撐船到自家田地附近的河道,把船拴在河邊上去勞作,就會阻擋客船和貨船的通行,不用船的話,就會出現剛才那個百姓說的一些情況,本來直線距離並不遠的路,卻需要繞行很遠,才能將耕牛,農具,弄到田裡面去,收割的時候,還要在河邊上上下下的搬運折騰。
可有了架設在河道上的拱橋,這些問題就全部都解決了,船照樣可以在河道上暢行,車可以在田地間暢行,百姓們還能走較近的路到自己家的田地,生産生活,整個都方便高效了。
可是,修建覆蓋各個村的石拱橋,不是小工程,修橋的費用誰出?可能要佔一些田地,這些地誰來出?出了地之後官府怎麼補足?這都需要大家一起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