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把自家的金銀銅,拿到鑄錢廠鑄造成成色更高的新錢之後,拿回家儲藏了起來,因為朝廷能肆意的拿錢莊的錢去用,他們不大相信錢莊的安全性,尤其是各大世家,在山南道的幾家被孫享福透過錢莊金融手段掐死之後,各自都留了近一半的現金儲備在自己家裡,免得到時候,朝廷一旦封禁自家的賬戶,他們立即就變成了任人宰割的窮光蛋。
不過,要不是有他們拿出來的大量的金銀貴金屬被鑄造成貨幣的話,朝廷一年也鑄不了這麼多的錢。
像北宋年間,拿新開採出來的銅鑄錢的話,一年才幾百萬貫,大唐現在的開採能力,未必趕的上北宋,等這一撥舊錢鑄新錢的工作全部完成了,每年的新生銅錢貨幣,可能也就幾百萬貫而已。
至於金銀方面的貨幣,不怎麼好說,得看外部的流入量,大唐自身,是沒怎麼開採金銀礦的,按照孫享福和李世民當時的想法是,自己本土的,先作為儲備留下來。
李承乾說到這裡的時候,李世民的眼睛已經有些發亮了,這個兒子,還真是讓他有點意外,對錢莊的見解,居然比他自己還深。
他卻不知道,李承乾說的這些,不過是他在錢莊實習之後,孫享福講給他聽的一些原話,當然,此刻,李承乾把這些話拿出來給大家說的時候,他自己本身對這些道理,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稍作停頓,又道,“父皇,其實,不光是在錢莊的管理上,在朝廷的所有其它管理中,都應該是以制度為先,咱們朝堂的諸公,只需要對這些制度的合理性,實用性,進行考究,再頒布實施就好,有必要的話,咱們還要在各個行業,請一些代表過來,為朝堂諸公講解他們的訴求。比如,種地的農民想要什麼?做工的工人想要什麼?經商的商賈想要什麼?甚至,當官的官員想要什麼?咱們都可以將其統計起來,在現有的條件下,逐漸的滿足他們,只要咱們朝廷,是在為天下所有的百姓服務,那麼,朝廷,就會永遠得到天下所有的百姓的支援,有了天下所有百姓的支援,那麼,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如果之前李承乾的那些話,只是讓李世民的眼睛亮了,那麼現在李承乾的一番話,則是讓李世民的心裡都亮了。
連本來還想跟李承乾據理力爭一番的溫彥博等人,也都覺得辯無可辯了,因為,這涉及到了李唐王朝的核心政治理念的問題,作為臣下,不管是支援,還是不支援,都不好開口定基調,只能由君主和儲君來說。
“這些話,可是孫正明教授給你的?”
到了李世民這個程度,早就已經喜怒不形於色了,他很好的隱藏了自己內心的歡喜,正色看向李承乾道。
“正是,孫師在擔任太子少師官職之前,便是兒臣的音樂老師,即便他現在沒有太子少師的職位,他也還是兒臣的老師,兒臣在施政方面能有一些所得,全賴孫師教導,至今不敢忘懷。”
李承乾絲毫沒有猶豫的回答,讓朝堂諸公都是點頭稱贊,至少,大家看到了李承乾的擔當,不會因為孫享福是一個被李世民罷官除爵了的罪人,而否定他的功績。
就連李世民看李承乾的眼神中,也多了幾分隱藏不住的欣慰,再度向他開口問道,“孫正明在九垸縣鼓搗縣令孫大力推動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和免費養老等百姓的民生保障專案,已經得以實施,你覺得,他下一步會推動什麼?”
“呃,這個,兒臣也不知道,或許,是免稅吧!”
李承乾畢竟是個少年,對於孫享福講過的東西,他或許還有些印象,沒講過的嘛!就信心不足了,他依稀記得,孫享福好像說過,如果普通農民百姓,是不用交任何稅收給國家,那麼,朝廷和百姓之間,或者說統治者和百姓之間,就會少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這樣,自然就減少了很多沖出,於是,有些不自信地答道。
“免稅?這是何意?”
被李世民追問,李承乾只要硬著頭皮往下答了,“就是,讓天下所有種地的農民百姓,不用向朝廷交任何稅賦。”
“什麼?農民不用向朝廷交任何稅賦?這,朝廷如何運轉?”
李承乾硬著頭皮的解釋,讓朝臣頓時下巴掉了一地,要知道,在農耕社會,農民階級,可是整個國家最大的群體,人數比其餘的所有階級加起來都多,給他們全部免稅,那可不是小事情,也虧的是李承乾提出來,若是別人提出這個構想,一定會被大臣罵作白痴的。
倒是龍椅上的李世民聽完之後,久久不說話,心裡面百轉千回,在思索著什麼。
農民種地不交稅很難麼?
未必。
後世我國還處於發展中國家的時候,就已經實現農民免稅的政策,甚至,還倒貼錢給種地的農民作為補貼,孫享福是想把這個國家打造成發達國家,甚至超越後世許多發達國家的國度,農稅這個東西,怎麼可以存在呢!
反正不管怎麼說,首次在朝堂上提出農民種地不用交稅的李承乾,亮了。今天朝堂上的這番對奏要是傳到民間,他的聲望,將會被無限推高,因為,受益的,可是所有擁有土地的人,這裡面甚至包括擁有土地最多的世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