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人口留住了,財富自然也就來了。
咱們用什麼留住那些外來的人口?
唯有靠肥沃的田地,淳樸的民風,良好的生活環境。
這一點做好了,長遠來說,對於你們利益,甚至比做好垸田基礎建設,還要更大,因為,有了人口基數,你們才能更大範圍的僱工,去做大産業。”
要說這裡能將北方地區的百姓都留下來,倒也未必,因為北地的百姓不窮,他們的青壯群體的年收入,都已經達到了十五貫以上,一戶算兩個青壯,那也是三十貫以上,總體來說,是目前在垸田裡面種田的百姓要高出一些的。
但是在孫享福來說,整個山南道地區的人口,還是太少了些,連百萬戶都沒有,自己築好了那麼多垸田,給誰耕種呢?
所以,他和武士彠合計之後,覺得遷大部分已經適應了耕種的原高句麗,新羅,百濟等地的百姓過來,比較靠譜一些,畢竟,那邊現在的人口總數,差不多有三百多萬,遷個幾十萬過來,能夠緩解當地耕地資源的問題,不過,他要是從政策方面強行入手遷這麼多人,張公瑾肯定是不太願意的,畢竟,現在那邊都是在他安東大都護府治下,他也要搞建設,發展經濟。
所以,只能想一些別的辦法,那就是讓那些百姓,自願的遷過來當地的落戶,這就需要這邊有好的環境,和好的政策來吸引他們了,這方面孫享福其實早就已經想到了辦法,得等到了冬天,人調過來的時候,再執行。
“這一條,我們幾家自然是答應的。”孫享福這一段話說完,蔡璨幾人,都不需要商量,就滿口答應道。
此時,他們才知道,孫享福說的條件,也未必都是讓他們出血受損失的,同時,對於孫享福搞民生經濟的能力,多了一些認知,大唐論生發之能,無人能出其左,這話他們現在是信了。
“最後一條,我說的,只是對你們各家的建議,不要求你們非要做到。”
“大總管請講。”
“我個人覺得,想你們各家像這樣,將所有族人聚集一地,合力發展的方式,已經有些過時了,現在,朝廷的政策,對於百姓的保障越發的全面,連基礎的耕種知識,都有專門的農部官員來教,法制抓起來之後,你們再不可能有抱團欺壓百姓的可能,以往那些靠剝削他人勞動力獲得財富這條路,你們已經走不通,也就是說,今後,你們族人的發展,都得靠他們自己。而當他們所得到的東西,都是靠自己的勞動力獲得的時候,他們就肯定越來越不願意將這些東西,白白的貢獻出來給家族,畢竟,你們家族的資源,主要是供給一些核心的人物,而這些核心的人物,卻未必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只有貢獻,沒有分潤的事情,做不長久。所以,為了你們族人自身的富裕考慮,我建議你們盡早分家。”
“分家?”
這兩個字,就像一個錘子擊打在了幾人胸口,直將幾人震的身體一晃,他們若是容許分家的情況出現,今天就不會出現在孫享福這裡談判了。
見幾人久久不語,孫享福笑道,“怎麼?你們覺得我這個建議說的沒有道理?那我就來給你們說說這其中的道理。”
幾人聞言,朝孫享福投來了疑惑的目光,孫享福喝了一口茶水,緩緩的道,“當你們家中的族人,努力種地,和不努力種地,得到的糧食收入,都是一樣的時候,你們覺得,久了之後,會有多少人繼續努力種地?我換一個說法,當一戶人家,種的多,他就得的多,而一戶人家,無論種多少,他都得那麼多,你們覺得,這兩戶人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産出的會多一些?”
蔡璨幾人都不是傻子,他們自然能夠分析出來,自己給自己種,會更加賣力,收獲的也會更多一些。
而孫享福說的這個道理,就像後世搞集體吃大鍋飯一樣,剛開始幾年,或許還好,久了,惰性就出來的,領頭管事的人,什麼都不用幹,還能享用資源,幹活的,無論你怎麼幹,都只是這個樣,時間久了,就搞不下去了。
事實上,這一次因為錢莊的禁錮,他們幾個的族人們就大規模的出現了不滿的情緒,這就可以讓他們看到人性的本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你能為他們謀利益,他們支援你,依附你,你不能為他們謀利益,他們就會跳出來反對你,可不會因為同宗同族,就盲從你,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
當然,孫享福這番話,也只是能讓他們各自反思一下而已,真要有什麼動作,只怕也會等到矛盾爆發到不得不處理的時候,才會實際行動,他們可不會因為一種可能性,就急急的做出決定。
而對孫享福來說,徹底的粉碎這些世家豪強,也就差臨門一腳了,他只需要發展好當地的民生經濟,讓這些世家的底層族人,對他們宗族不滿,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