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唐農聖 > 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

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拯救巨星 韓娛之留學生 花都妖孽兵王 戰國人生 天堂無淚 路程中央 還恩 軍師之我是三國龐士元 超品小神醫 發個紅包去未來 大秦爭霸 高手在民間 白月光要和我結婚[娛樂圈] 我發現,我爸,是女裝大佬 你看別人家的總裁 得不到 都市最強城隍爺 津沽英烈譜 重生之悠閑 駭客之城市獵人

善陽的春耕工作十分忙碌,尤其是今年農門子弟開闢種植了以前從沒有人嘗試過的藥田,對於各種草藥作物,幾乎全程都要他們和孫享福親自跟進,也幸好醫學院那邊派了兩千多學子來藥田幫忙,五月中旬的時候,由城外花田改種的數千畝藥田,總算是開始出苗了,而這時,孫享福也終於收到了來自東北的戰報。

讓他想不到的是,淵蓋蘇文最終沒有死在李世民的手上,卻是死在高句麗百姓的手上,堅固的平壤城,沒有讓唐軍費一兵一卒,就被高句麗自身的百姓造反攻破了,而淵蓋蘇文將整個高句麗收颳了一遍,所得到的財富,也被李世民拿來做了民心工程,分發給了那些臨陣倒戈,煽動淵蓋蘇文從各地強徵的青壯百姓,推翻了他對平壤城的統治的降將,以及那些主動幫助宣傳大唐仁義,使唐軍能夠順利接手高句麗各個地方州縣的百姓們。

再之後,李世民在平壤城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東徵的近三十萬唐軍將士全體參閱,在鐵甲林立,士氣如虹的閱兵現場,他順勢把已經上表臣服,被張公瑾帶來觀禮的新羅和百濟兩國的國主收在了身邊。

這兩個小國的青壯士兵,半數都被淵蓋蘇文坑死在了延津城下,對於三十唐軍,幾乎毫無抵抗之力,所以,張公瑾很順利的帶兵接手了兩國的軍政大權,以唐軍將領為主體構架,對於兩國的管理體系進行了大換血。

其實,李世民此前就很惱火這兩個國家的作為,典型的牆頭草型別,這次不殺兩個國主,那也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考慮,等到了長安之後,他和將這兩人和那些臣服的西域小國的國主一樣,封一個縣公縣候的爵位,每個月,給他們幾百貫的俸祿,讓他們在長安生活下去。

諸事安定之後,李世民宣佈成立安東大都護府來管理整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地區,大都督由張公瑾擔任,旗下分設三個中都護府,分別是安東都護府,都護由蘇定方擔任,負者管理整個朝鮮半島地區的軍事,旗下有兩萬唐軍府兵,以及新羅,百濟,高句麗的降兵五萬,組成的安東軍。

黑水都護府,都護由程名振擔任,旗下有一萬唐軍,一萬靺鞨軍,以及三萬高句麗降兵組成的黑水軍,管理開原以東,靺鞨部舊地,以及北方沿海三千餘裡的黑水靺鞨以及諸多少數民族部落之地,與歐洲板塊的鬼國交界。

東夷都護府,都護由張儉擔任,旗下有一萬唐軍,霫部,契丹,室韋三部,共三萬部族軍,和兩萬高句麗降兵組成的東夷軍,管理室韋,霫部,契丹部,以及原來高句麗北部的一部分領土。

至於新城,遼東,安市,積石,卑沙等原緊挨著河北道的人口重鎮,全部劃歸河北道,拆除防禦要塞,設州縣治理,這裡的人口較多,而且漢化程度較高,已經不需要按照少數民族特區來管理。

將河北道沿線的幾大人口重鎮劃出去之後,安東大都護府治下還有民約三百萬,有軍十八萬,張公瑾一躍成為了大唐州道總督級別高官裡面,實際管理人口,和兵力最多的大都督,這也是李世民對於他東徵之功的肯定。

蘇定方被李世民從安北大都護府抽調出去做了安東都護,那麼,安北大都護府這邊,就缺了一個方面軍統率型的高階將領,李世民將平滅了黨項諸部的牛進達調了過來,任安北大都護府副都督,總領安北大都護府軍事。

這等於是在他回朝大封賞之前,提前落實了牛進達的品級問題,要知道,以前蘇定方,只是安北大都護府折沖都尉,安北軍大都督而已,並沒有加安北大都護府副都護的銜職,這個職務一加,以後牛進達就不會再低十六衛大將軍一頭了,品級同樣是正三品,而且,等李世民回去之後,他的國公爵位估計也跑不掉了。

諸事安排妥當之後,李世民在新羅百濟兩個小國的土地上巡視了一圈之後,讓侯君集率領除留守部隊以外的主力大軍走陸路返回長安,自己則分兵五萬,與李靖,尉遲恭,張亮,劉弘基,段志炫等大臣,乘海船南下,巡視嶺南各地,返程的時候,他們會順道巡視江南和淮南之地。

反正主力大軍從平壤這邊走陸路回去,需要三個多月時間,他乘海帆水輪快船到嶺南,則只要不到一個月時間,從嶺南到長安,也不用一個月,其中倒是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空擋,在嶺南和江南,淮南,沿運河州縣看一看。

第一次乘船出海的李世民,心裡多少是有些忐忑的,大海是讓古人敬畏的存在,而且,他本身屬於北方出生,當船隊越往南的時候,他就越感覺到渾身面板濕噠噠的,夏日海上強烈的太陽光,把他的面板曬黑了許多,不過好在這種大帆船的速度夠快,前面幾天那種乘風破浪的新鮮勁頭過去之後,他只捱了十來天,便到達了廣州灣。

“想不到,走海路從東北到嶺南,居然不到二十天。”

“陛下不知,走海路,從卑沙港出發,到廣州的距離,才四千多裡,咱們的五帆水輪快船,都是軍艦,又不載重貨,在海上順風的時候,一個時辰就能走出五六十裡去,日夜行船,一天就是五六百裡,之所以走了近二十天,是因為其中有幾天風向不對,您還在沿途有海港的城市,檢視了一番。如果是直線趕路,這些船真正運起糧食重貨,從遼東往返江南,嶺南,其實十幾日可以走一趟,一個來月,便能走一個來回,運輸的損耗,比走陸路省好幾倍,往往一萬石糧食從江南,或者嶺南運出,到了萊州港或者卑沙港的時候,只損耗了船工吃的百餘石糧食而已。”

空船滿帆,順風,在海上跑,那自然是快的不得了,張亮是大唐高階將領中最懂船的,他在接收了一批渭南船廠的這種新式戰船之後,對於以往的那些戰艦,就再也看不上了,索性從去年船廠開始投産之後,水輪船的出貨量一直很大,現在,大唐水軍,已經有半數換了這樣的新船,整體戰力,堪稱海上無敵。

參與南巡的還有李靖,李道宗等人到過嶺南,其中李靖就是當年替大唐平定嶺南的人,看著早已煥然一新的廣州灣大碼頭,他們不由的感嘆了一句道,“嶺南景象,盛當年百倍矣。”

百倍是什麼慨念?

光從廣州灣停靠的帆船數量,就可見一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夫人她又嬌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