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兩人可都已年滿十三歲了,以皇室的傳統習慣,差不多也要到了定親的年紀,要是這樣,他們還看不出這是王家想要運作王瑤成為太子妃,那就白瞎了自己的那對眼睛了。
太子妃,未來的皇後,一國之母,要是花落王家,那麼,誰還能阻擋現在實力本就已經高出眾家一頭的王家?
必須得把這事情攪黃了。
這是各家子弟看到這副場景後,腦海裡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有了這樣的認知,各種計策,就開始逐漸的在他們腦海裡生成,所以,註定了這次賞燈會,不會安穩。
不過,孫享福卻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置,完全不參與,靜看李承乾如何應對這些事情,如果操作得當,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以及壞心思,來實現為國家盈利,應該是不難的。
另外,王李承乾看慣了這些人的爭鬥,對於他未來執政,有著諸多好處,至少能輕松做到明辨是非。
果然,上元節之後,各家宴請李承乾的帖子,就絡繹不絕,獻美女者有之,獻奇珍異寶者有之,然而,需要進行職業體驗的李承乾,只能透過少量晚上不當值的時間,去赴宴,而且,在宴會上,他多次表示,自己在皇宮受到的管制太嚴格了,即便是想要做戲嬉樂,都不能自由行事,太子東宮的府庫,現在是長孫皇後掌握著,他沒有錢,啥事都不好辦,等等等等。
然之後,各家開始想辦法了,他們太喜歡像李承乾這樣,看上去除了吃喝玩樂之外,什麼都不會做的君主了。
君不昏,他們世家,可就不好發展自己的勢力啊!
再之後,李承乾先是收了他們各家一輪孝敬,然後昏招奇出,幫助盧家,鄭家,去打王家産業的主意,幫助兩個李家,去打崔家産業的主意,又幫助王崔兩家,去打其餘幾家産業的主意,一通亂拳下來,倒是讓五姓七家在商場上面的局勢,像七國那麼亂,整個過程,李承乾看上去,都只是被動的收了一些好處,胡亂答應幫別人辦事而已,但是牽動的一系列後續的事情,就得他們各家自己去擺平了,除了李承乾自己受益之外,還讓北地老百姓也跟著受益不小,比如香料促銷價格戰,就讓善陽的老百姓買香料的價格,降低了兩三成,其它各方面的,不一一列舉。
任各家背後的族老們有多高深的智慧,也想不到,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會用這種迂迴到難以察覺的手段,來幫助老百姓做事,他表現出來的,可是一個只知道唱戲玩樂,見好就收,做事全憑個人一時喜好的敗家子形象啊!
扮豬吃老虎的感覺很爽,李承乾的智慧,也在這種磨礪中,不斷的長成,孫享福都不需要刻意盯著他,他自己就能把一些手段玩的很溜了。
二月初的時候,關中一片的春耕忙碌景象,孫享福則是將手中最近編寫出來的許多冊子,交給了無影兒。
“按照這本子上面的要求,派你的人去地方,找到農部分衙的官員,調配相應條件和數量的田地出來,並且,按照上面的移植方法,招募一定數量的當地百姓,試著在田地裡種植,這些中草藥原本就是當地盛産的,種植難度並不大,如遇到難題,可以讓他們來信上報,我這邊,會派人去解決。”
“諾。”
無影兒接過了孫享福交給他的本子,卻沒有急著走,報告道,“都督,咱們去雲南追查王浩的人,昨夜送回來的訊息顯示,王浩此人應該並沒有死,他瞞過了像向下遊尋找追捕他的舍龍,一路向滕州方向,走驃國,去到了林邑國,據當地的船家說,他們在林邑國也沒有待多久,就買船出海了。”
“出海了?”
“讓巴木,和嶺方面的人注意在沿海搜尋,即便是他逃到非洲去,也要給我把他抓住,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像王浩這樣的人,可不是離開了大唐本土,就安全了,他運作出來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是導致大唐對外開戰的大事情,指不定他又跑到那個周邊國家潛伏,到時候又會讓大唐跟誰誰誰對上呢!
無影兒領了命令下去,孫享福便收拾了一番行裝,往苗圃而去。
簡單的藥材種植,可以直接委託農部在地方的官員開田種植,比較難一些的,則需要他親自帶領弟子研究了,中草藥的種類,數量,可是極多的,這個課題,只怕會讓他一直忙碌到善陽的春雪融化的時候,這段時間,他的吃住,都會在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