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再度提出條件道,“再加上一個吐谷渾還差不多。”
房玄齡忙拒絕道,“吐谷渾有海量的鹽池,我大唐缺鹽……”
“看來,還是等我吐蕃大軍拿下了長安,再用長安跟你們交換,你們會覺得劃算一些。”
祿東贊打算了房玄齡的話,倒是叫房玄齡一愣,不過,這個愣神,有是他裝給祿東贊看的,大唐的政治家,可都是老戲骨啊!
“那,好吧!不過,吐谷渾同樣不在我大唐治下,要等我們拿下之後,才會兌現。”
祿東贊又道,“我吐蕃可不會無限期的等下去,最多兩年,大唐必須把吐谷渾和黨項各部的土地移交給我吐蕃,而且,先前你所說的東西,要加倍。”
“兩年,加倍?”
房玄齡臉上露出了一絲難色,好像真的要作出什麼很重大的決定一般,最終點頭道,“物資加倍可以,不過,今年長安恐怕沒有那麼多儲備,需要在全國徵調,你們得容許我們賒欠一部分,來年補上。另外,我們會在松州通往高原的道路上,專門設一市場,每年的物資交割,都走那個市場,你們吐蕃有牛羊皮貨之類的商品要出售,也可以到哪裡與我大唐易貨。”
所有的談判條件,房玄齡都沒有打算真的兌現,之所以說的這麼詳細,甚至把後續要做的事情,都做出了安排,就是要讓祿東贊以為這是真的。
果然,祿東贊聽了房玄齡之言,內心大喜,有如此多的物資進賬,吐蕃只需要幾年時間,就能完全將吐谷渾和黨項各部的地盤穩固下來,到時候再開始擴張,就不是誰能輕易阻擋的了的了。
至於盟約,對於他們這種半野蠻的氏族部落來說,有什麼用?也只有中原人傻傻的將它當一回事而已。
“如此,我們如何簽訂盟約?”
聽到祿東贊終於同意,房玄齡也隨之露出了一個鬆了一口氣的表情道,“此等大事,自然是得由大相你親自到長安,與掌管皇帝玉璽的皇後娘娘當著關中所有百姓的面簽訂了,如此,方能保證其最終能具體實施。”
“去長安?”祿東贊再度疑惑的看向房玄齡道。
“呵呵,如果大相擔心安全的問題,大可以不入城,老夫可以請皇後娘娘,到城外來與你簽訂盟約。”房玄齡讀懂了祿東贊這個表情的意思,笑道。
本來還想再度出言阻止祿東贊與房玄齡達成協議的王麟,在聽到房玄齡說讓長孫皇後到城外來簽訂盟約的時候,頓時住嘴了。
當然,以他的智商水平,也沒有想到什麼很高明的計策,那就是趁著長孫皇後出城的時候,引兵將她斬殺,到時候,什麼盟約條件,就都是扯談了。
祿東贊點頭道,“此法,倒是可行。”
“如此,老夫這便回長安,與眾臣協商落實盟約細則,大相領著大軍到後,可在城外駐紮下來,若是老夫商議的快,或許有可能直接請皇後帶領百官出城相迎,與你簽訂盟約。”
“呵呵,大唐四面開戰,關中空虛乃是事實,本相諒你們也玩不出什麼花樣,如若一切順利,老夫不會讓你們大唐的皇室和百官難堪的。”祿東贊十分滿意房玄齡的安排,呵呵一笑道。
“如此,老夫就告辭了。”
關乎兩國的大事,就在一個多時辰的行軍路上談妥了。
要說祿東贊有多相信房玄齡,那倒未必,他是相信自己所帶領的二十多萬吐蕃騎兵在關中沒有敵手,即便是到了簽訂盟約的現場,他也隨時有推翻之前所有協商的主動權,從戰爭中走過來的他,太知道,人在面對生命威脅的時候,能做出多大的讓步了。
所以,祿東贊的心理,此刻其實是想借著簽訂盟約的機會,在城外一舉拿下長孫皇後以及朝廷百官,將他們的性命全部掌握的自己的手上後,再來逼他們簽訂霸王條款,這樣,至少他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長安城,如果可行,他還是想先把長安城內的油水刮一遍的,一個大國的國庫有多少東西,他想想都會心動,也只有這樣,才最符合他們吐蕃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