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唐軍將士聽令,不管你們是用劈砍,還是用身體撞擊,我要你們以最快的速度,將你們面前的這些房屋,全部推倒。”
“得令。”
此時,還穿著鐵甲的步兵人數,差不多還有兩萬多,他們或五人一組,或十人一組,列好了隊之後,就會一齊向一堵牆沖擊,那些房頂的瓦片,根本砸不傷他們的身體,有了這數百組步兵的加入,整個拆房的速度就快了起來,而有了十幾萬高句麗百姓跟在他們身後清理,很快,那些被拆除的房屋的位置,就會變成一片光禿禿的泥巴地。
此時,由於最先爬上山壁的趙強,繫好了很多繩索,護衛隊中,也有更多的人爬到了懸崖頂上,而唐軍大營這邊,也有人發現了山壁上的情況。
幽幽轉醒的李世民,看到延津城內的滔天火光,將一對砂鍋大的拳頭,握的咯咯作響,咬牙切齒的道,“不將淵蓋蘇文叛軍斬盡殺絕,朕誓不罷休。”
“陛下,情況沒有想象中那麼糟,你看那山崖頂上,公瑾正用旗語指揮著城內的人自救。”李靖知道,李世民本身患有氣疾,此時怒火攻心的狀態下,不太適宜聽到更壞的訊息,待他的神智清明瞭一些之後,才道。
這時,王得用忙將望遠鏡遞到了李世民的眼前,果然,他看到了遠處山崖上,一個小點點般的人,正在急促的揮舞著軍旗,不是張公瑾又是誰。
“是了,是了,延津城這麼大,怎麼可能一下子全燒著,城內一定有很多可以避火的地方,眾將士聽令,速速滅火,將陷落在城中的同袍解救出來……”
此時,延津城的北城門,甚至整座北城牆,都是一片火海,唐軍還沒有靠近,就會被熱浪逼退,自火起之後,城外的唐軍根本無法施救,就算李世民的命令下的再急促,也是沒有辦法。
這時,護衛隊的大隊長趙龍也已經順著山崖這邊的繩索,從山壁上滑了下來,很快,他就來到了軍中。
“陛下,城中尚有近三萬將士正在帶領高句麗百姓自救,想來性命應該無礙,不過,南城門外,淵蓋蘇文正率領三十萬精銳大軍嚴陣以待,鄒公讓我通知您,早做準備。”
“尚有三萬人在,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李世民聽到趙龍帶來的這個訊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不少,對於後面的他所說的什麼三十萬大軍,他選擇性的都沒有當成重點。
倒是李靖,聞言一驚,急道,“陛下,淵蓋蘇文所領三十萬大軍,必然是他屬下精銳,如今我軍有三萬餘眾陷入城中,就算最終撐過來了,戰力恐怕已失,餘下能戰之兵只有五萬左右,而且都是疲兵,與養精蓄銳的三十萬高句麗大軍正面對抗,勝算不高,當另想辦法。”
淵蓋蘇文肯定不會在延津城放了一把火就退走的,他還會用自己最強的力量,狠狠給唐軍來上一擊,唐軍已經非先前那樣的全軍戰兵編制了,陷在城內的那些士兵,很可能成為累贅,而且,軍營裡現在已經有一萬多傷兵了。
幾萬疲兵帶著幾萬累贅,對抗高句麗最精銳的三十萬大軍,用勝算不高來形容,已經是李靖害怕刺激李世民太過,而斟酌用詞了。
“報,程將軍押送糧草兩千車,新式戰車兩千架,已到大帳三十裡處。”
聞言,李靖卻是眼前一亮,道,“來的正是時候,陛下,有了程處默屬下的了幾千兵力增援,我軍便有與高句麗軍一戰之力了。”
“衛公,別忘了,山那邊,還有我們三四千兄弟,可以繞到高句麗大軍背後,打偷襲。”趙龍提醒道。
李靖點了點頭道,“三四千人還太少,多垂一些繩索下來,趁著天黑以前,咱們再調兩萬軍人過去,若是淵蓋蘇文發動,咱們兩面夾擊,此戰可定也。”
“去兩萬?咱們這面,不是也只有兩萬人了?”尉遲恭怎麼說也是沙場宿將,並且有過兩萬兵馬對抗二十多萬大軍的經驗,他太知道,二三十萬人馬沖擊包圍過來的時候,兩三萬人馬有多勢單力薄了,提出異議道。
“可別小看了程處默的那些運糧車,將其全部連排展開,鈎鎖在一起,那便是一堵包了鐵皮的城牆,再有兩千架新式戰車投射,咱們其實是跟守城差不多,高句麗大軍就算不顧生死的沖擊,也未必能撼的動我們的防線。”
李靖是兵法戰陣大家,他懂得利用所有有利的條件,此前,這運糧車的設計,便有他的指導意見,如今到了這關鍵的時刻,倒還真是要派上用場了。
“戰場之事,朕就交於藥師指揮,淵蓋蘇文若來,朕要親自披甲執銳,與之一戰。”
李世民雖然這麼說,但大家不可能真的讓他上場廝殺,不過是一種提振士氣的手法而已,所以,當程處默嘴裡唸叨著,‘這次終於趕上了一場’,來到大營的時候,連皇帝李世民都親自出來迎接他了,搞的他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