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行宮修建的怎麼樣了?”
“主體建築已經完工,開始進入裝修期,不過,由於要求比較奢華,特殊裝置比較多,裝修的時間恐怕還要大於主體建築的時間,應該要到明年才能完工。”
兩年時間修建一座現代化較高的行宮,這速度,已經算快了,然而,一路走過來,孫享福發現好像缺了點什麼。
“太子呢?”
“呃,最近幾月,太子都在定襄城那邊。”
“陛下過兩日就要到善陽了,太子還不趕緊過來準備迎接,就不怕出事情嗎?”
聞言,褚遂良深感愧疚,按照旨意,李承乾本應該留在善陽學政的,可自從他把那一出《射鵰英雄》的戲排出來之後,深受百姓所喜,便向他提出,想要去定襄城表演一番,褚遂良知道這戲劇有促進民族融合的政治意義,便同意了,誰成想,李承乾去了定襄之後,就不回來了。
他這出戲在定襄那邊太受歡迎了,面對胡人百姓們狂熱的目光,他頓時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價值,面對褚遂良的多次催促,他竟然無動無衷,這大半年來,政治沒學到多少,倒是和歷史上一樣,喜歡穿一身胡人裝扮,嬉樂於戲劇院了。
“張軻,現在,立刻,馬上,去定襄,綁也要把太子給我綁我過來,長孫沖知道這事的重要性,他會支援你的。”
與褚遂良和長孫沖時有通訊的孫享福知道,這兩人是一個比一個人忙,李承乾不給他們添亂子就好,哪裡會有時間整天來管教他,而且,逐漸開始進入叛逆期的李承乾,也不像前幾年那麼好管了,他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作為臣下,你還得顧忌他這個未來君主的感受,說話做事不能對他太嚴厲,否則,以後的下場恐怕不好,也只有孫享福這種不怕他以後報複的人,才敢在他面前強硬些。
可憐的張軻,這一路疲於訓練程處默的後勤大軍,到了善陽,連口水都沒得喝,就要下死力氣往定襄跑,這可是二百多裡地啊!兩天時間內,要跑一個來回,關鍵是返程的時候,還要帶上嬌貴的太子。
“褚刺史,讓各部官員先到都護府衙門集合,彙報工作,另外,派人去苗圃,通知我二弟他們也一起來吧!”
某種意義上來說,孫得壽已經是安北大都護府衙門的實職官員了,因為北地今年的春耕就是他主持的,而且,效果還不錯,時間進入六月中旬後,各種作物成苗的長勢都很好,尤其是半糧半草的燕麥,種植的田地被他規整過之後,今年的産出,足以供應善陽幾大圈養場的牲畜食用,至於香料,棉花和各種瓜果,在大多數胡人新手農民負責具體的情況下,也保證了成活率較高,長勢不輸於去年關中的成績,這相當難得了。
各司的官員本來就在迎接孫享福的隊伍之中,而且,早已有了彙報工作的準備,待得孫享福在都護府衙門的堂中坐定之後,便有總司戶官李宏宇先彙報了民政方面的工作。
北地包括正在建設的四座郡級城池以及十二個縣級城池,截止今春,共有民一百二十萬戶,約三百五十萬人,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人口增長,除了更多原本在草原上零散放牧的小部落都在臨近的城池落了戶之外,五姓七家從中原遷出來的人口數佔了大頭。
現在,歸善陽郡治管轄的百姓差不多有四十萬戶,定襄三十萬戶,其餘烏蘭,泰安,上齊,各有十幾萬戶,善陽和定襄相對來說比較集中。
然之後稅務方面,今年也有較大的增長,除了因為四大郡城的建設,各種商業方面的稅收大幅度增加之外,農業免稅政策也將於今年到期,秋收之後,關於農業方面徵收上來的稅務,將會是善陽新的稅收增長點,畢竟,此前這一塊稅收是完全沒有的。
從李宏宇的報告上來看,截止六月,善陽的稅收已經超過百萬貫,而全年,整個北地的加起來,完全能夠超過三百萬貫,這還不算馬上就要抵達善陽的胡商團隊即將帶來的稅收增溢。
之後就是各項建設方面的,善陽城的建設,基本進入了尾聲,再繼續建,那就是拆舊房改造了,這是必然的,因為當初為了求快,善陽的很多建設方面偏於簡陋,極大的浪費了土地,這需要慢慢修正。
各種不算先進的廠房佔了這座城近四分之一的地方,以後,隨著産業的轉型,一些工廠,需要遷到定襄,或者其它郡城池去,比如畜牧産業和皮貨廠,放在牧場和牧民更加多的定襄就更加合適,冶煉鍛造廠,放在烏蘭城就更加合適,那邊接收來自河北道和東北地區的鐵礦石,更加方便,而善陽,要開始向中心城市轉型,主打教育,人才輸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