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唐農聖 > 第442章 小麥的産量

第442章 小麥的産量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拯救巨星 韓娛之留學生 花都妖孽兵王 戰國人生 天堂無淚 路程中央 還恩 軍師之我是三國龐士元 超品小神醫 發個紅包去未來 大秦爭霸 高手在民間 白月光要和我結婚[娛樂圈] 我發現,我爸,是女裝大佬 你看別人家的總裁 得不到 都市最強城隍爺 津沽英烈譜 重生之悠閑 駭客之城市獵人

孫享福再度來到曬谷場的時候,李世民是一副紅光滿面的樣子,並且他很確定李世民不是喝多了,或者是被紅彤彤的燈火照耀出來的這種氣色,因為,裝麥子的麻布袋子,已經用去了一百五十萬個,但曬谷場上,還有一大堆麥子在裝袋。

“正明,你告訴朕,你是不是會仙法?”

“呃,陛下,您說什麼?仙法?”

“就是,這種,能讓農作物産量不斷提高的仙法,你是不是會,快告訴朕。”

“那個,陛下,這個應該就叫種植技術,種植技術高明,産量自然就高了,而且,這些田地,可是百姓和軍士們一起整,播,種出來的,臣具體做的,也就是教他們怎麼種而已,咱們農門,就是專門研究這些種植技術的。”

孫享福的話,終於讓有些魔怔的李世民清醒了,確實,整田,播種的時候,他可是都在的,還親自參與了,孫享福做的,就是教他們怎麼種而已,而只要掌握了這些種植之法,以後百姓們就能一直種出這麼高産的糧食了。

“你農門的學問,真是博大精深,朕今日算是服了。”

“陛下您這是在誇獎臣麼?臣就當是了。”

孫享福很是受用的笑了笑又道,“其實,每一門學問都博大精深,只是,前人沒有往深裡研究它而已,陛下準許辦農,工,商學院,以後,各科學院出來的人才,說不定都能給陛下您,給咱們大唐,帶來更多驚喜的。”

“哈哈哈哈哈,你說的是,漢武帝那個大傻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是蠢到家了,朕不會複他之錯。”

李世民的心情很好,但笑聲雖大,卻掩蓋不了周邊眾多大臣和軍士們肚子裡咕嚕嚕的聲音。

“嗨,俺老黑這肚子,越發不爭氣了,以前一兩天不吃都沒事,現在,一餐不吃,它就受不了。”

尉遲恭雖然是一口自黑的語氣說著話,但是,他眼神中的幽怨之色,任誰也看的出來。

“哈哈哈,這老貨,是在埋怨朕,沒給他安排飯食呢!”

尉遲恭一點也沒有被當面批評的覺悟,笑嘻嘻的道,“臣不敢。”

然後,他又換上了一副看你這下怎麼安排我吃一頓好的表情。

“哪裡還有你不敢的事,不過說到這吃的,正明才是行家,你就該問問他有什麼好建議沒有。”

李世民笑罵著,眾多腹中饑餓的朝臣也把目光看向了孫享福。

“種麥傷田,打了麥子,稭稈正好燒了肥田,陛下不如讓大家就地開個篝火晚會,燒稭稈烤肉吃,正好慶祝一下豐收,大家都自己動手,吃飽喝足才算完。”

聞言,尉遲恭一喜,就要往村子裡存放食材的庫房跑,“老夫我最愛吃肉,就搶先一步了。”

“呵呵,這老貨,收夏糧可是要忙活十來天呢!庫房裡準備的食材多了去了,哪裡需要搶,以後,咱們大唐估計再也不會因為食材而發愁了。”

“是啊!這一切,都是正明的功勞,臣建議陛下,晉升正明為農國公,以表其功。”

魏徵適時的接了一句話,倒是讓趕過來看收成情況的群臣們紛紛點頭。

孫享福封國公,朝堂上誰都知道那是遲早的事,其實,只要沒有造反犯罪,國公這個爵位對他的實際意義並不大,不過是多領一點俸祿錢而已,孫享福在乎這點俸祿的錢嗎?

貌似,自從他當官以來,還真沒去戶部領過俸祿。

“朕本想東徵之後,再一併封賞於他的,既然玄成先提出來了,也罷,就請房卿回頭擬旨頒布吧!不過,朕覺得,一個的國公爵位,不足以酬正明之功,朕意,封其妻虞氏為安國夫人,蔭其次子,善陽郡公之爵,和農國公爵位一樣,都世襲罔替,諸卿以為如何?”

李世民就是這樣,他要給你東西的時候,就絕對會給超過你心理預期的東西,讓你感激他,這是作為上位者的一門藝術了,後世很多老闆就不懂這個,花了錢,卻沒有起到相應的效果,讓屬下的精英流失,最後,企業沒能做大。

這是皇帝赤裸裸的施恩於臣,其它大臣當然不敢有異議,反正,幾個爵位,現在代表的不過是幾個一等公民的身份,以及幾百貫的月俸而已,對於大唐現在的財政來說,壓根算不上什麼負擔。

“臣等,無異議。”

眾大臣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回應,倒是叫孫享福這個當事人有些懵了,他懵的也不是自己的爵位的問題,而是擔心紅梅和春桃兩人,會不會因為生孩子的事情打起來。

畢竟,李世民只說善陽郡公的爵位給他的次子,沒有說分嫡庶,大唐的政策,也在盡量的平衡嫡庶之分,這也是孫享福和李世民想出來對付世家的手段。

所以,紅梅和春桃,誰先生了兒子,誰就會做郡公的母親,而且,還會一直傳下去的那種,她們自己,也會母憑子貴,一躍成為郡夫人,要讓她們對這樣大的差距保持心理平衡,還真是有些難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