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會給朝廷帶來巨大的損失,但你要是不管他們,他們又一直在國家的內部,利用自己累積的能量,剝削別人,吸食一些本應該屬於國家的利益,用毒瘤來稱呼他們,最恰當不過了。
“有何策可治之?”李世民皺著眉頭問道。
孫享福在房玄齡講荊襄之地的情況的時候,腦子裡已經在飛快的想辦法,在以往的農耕社會,地方豪強想要發展,幾乎只有兼併土地這一條路可以走,然而,現在卻不一樣了,因為,大唐即將走上工業的道路,而且,不缺土地,只缺勞力,那麼,對付這些豪強的辦法,就有很多了。
“陛下,這些抱團而守的地方豪強看似強大,卻也不是沒有辦法治他們。”
李世民聞言一喜,道,“正明快請道來。”
“他們不是死守著土地不放麼?咱們讓他們的土地,變的不值錢就好了。”
“具體如何操作?”
孫享福答道,“既然陛下問計與臣,其實就是不想出兵剿滅那些水匪,想來是他們作惡不算大,還不至於要出大軍剿殺的程度,臣以為,應該遣使前往招降。”
“招降他們,就能解決那些地方豪強?”
“招降他們只是第一步,臣想將這些善於水上行船的人組織起來,成立一個長江水路轉運公司,承擔起大唐南北貨物流通的重任。”
“長江水路轉運公司?”
“是的,這是一個專門靠跑船,運貨來盈利的産業,您想想看,等渭南的那些工廠投産之後,每年,甚至每天,都要生産出很多商品出來,這些商品需要很多的原材料,製作出來的成品,又需要很大的市場才能將其消化掉,這就需要很大一條溝通提供原材料,和承當商品輸出的運輸線,所以,即便是沒有水匪這檔子事情,未來,朝廷也是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産出了東西,你就得想辦法將其賣出去,渭南的工業化,想要帶動全國,就必須與全國的市場,有一個更便捷,快速的溝通渠道,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時代,水路交通是第一選擇。
“你說的有理,可這個水運公司,就能讓那些地方豪強的土地變的不值錢嗎?”
見李世民還沒有吃透,孫享福再度解釋道,“其實,當從事工業,商業,賺到的錢,比從事農業賺到的錢更多的時候,全國所有的土地,都會變的不那麼值錢。
而當這些接受了朝廷的招降,開始跑船的人,比那些抱守一地種田的氏族百姓還要富有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再滿足於抱守一地了,首先內部就會起紛爭。
當然,如果他們不搞事,能甘心一直過以往那種自給自足的生活,讓他們就只是過貧窮些的日子,也不會影響到別人。
而如果他們不聽話,以當下朝廷能掌握的東西,讓他們變的更窮,直至內部分裂,其實也很簡單。
打個比方,今年他們的田地裡種糧食,陛下,您只需要下一道命令,讓産量多的地區,再運一些糧食到當地低價出售,就讓他們的糧食就會完全賣不出去,得不到錢財,他們就會很快變的貧窮起來,因為,他們需要鹽,鐵等許多其它方面的生活物質,這些東西,他們都需要錢來買。
臣管這個,叫經濟制裁,以後,遇到這種不聽話的地方豪強,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整治他們。”
“經濟制裁,此策,此策……”
李世民很想說一個損字的,但又覺得不恰當,因為,這可是他將來要拿來對付別人的一種手段,可要說妙吧!它又實在有些損。
這就跟此前在洪州爆發的糧食價格戰一樣,用糧食,直接沖擊市場,而且,當朝廷掌握的物資多了之後,都不需要像之前一樣玩虛的了,你種桑麻,我用十倍的桑麻,壓低價格賣,讓你的桑麻賣不出去,你種糧食,我用十倍的糧食,讓你的糧食賣不出去,你既然敢不聽朝廷的話,就別怪朝廷對你使手段。
“陛下,以臣之見,可派正明為使,去荊襄招降那些水匪,至於這個長江水路轉運公司嘛!如果真的能開設起來的話,臣也打算入一股。”
此前好多的生意,房玄齡都沒有參與進來,這次,他可不能錯過機會,如果這個水路轉運公司有溝通天下貨物的能力,那麼,它必將是個能夠賺大錢的行當。
正當孫享福準備客套一下,然後順勢答應下來的時候,李世民急忙插話道,“皇家不要多,佔七成就好,剩下的,正明你們幾個看著分吧!”
聞言,孫享福很想捂額頭,都七成了,還不要多?您知道七成的份子,需要出多少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