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私下裡都說了些什麼?”
“他們說,陛下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亂改革,是要出大亂子的,治理百姓從來不缺好的政策,缺的是讓百姓服從的手段……”
聞言,李世民卻是想笑,世家子還是以為,只有他們才能讓百姓們乖乖的聽話呢!殊不知,沒有什麼文化知識的百姓們雖然無知,但也知道誰對他們好,現在朝廷管理百姓的方式,已經從給他們立規矩,剝削他們,轉變到了幫他們更好生産生活,百姓能不服從才怪。
“他們有什麼具體的謀劃嗎?”
“目前沒有,不過他們各家的各項資源,都在加速往關外走,他們對於那孤懸在外的土地,似乎比孫都督想象中要狂熱。”
“他們是在選擇逃避,以為離朕皇帝遠遠的,朕就管不了他們了,也罷,等他們幫朕把那些邊地開發好了,朕再動手收拾他們。黨項各部和吐谷渾那邊究竟是什麼情況,朕要盡快知曉,調集隴右那邊的所有人馬,深入他們境內查探,朕不光是要知道他們境內的地形,人口,生活風俗,還需要一個恰當的介入機會。”
“微臣會立即去辦。”
“行了,今天就說到這吧!皇後又該催朕就寢了。”
李世民手上的這把牌太好,民心所向,如果他沒有太多進取心的話,以大唐如今的經濟實力,和軍力,守成綽綽有餘。
所以,世家子們剛開始或許沒有反應過來,現在,卻都醒悟了過來,置換田地到關外的邊地,就是他們儲存實力,避免跟李世民沖突的一種手段。
在儲存了實力之後,他們隨時可以發動像這次城門口攔駕的類似事件,給李世民添麻煩,所以,想要國內少些麻煩,你最好也別找他們的麻煩,達成默契了,大家都安穩。
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在越發強大之後,跟世家子們達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沒有産生什麼大規模的流血事件,現在,這個時期提前幾年到來了。
“陛下,今日正明府上送來了鯨魚肉,禦膳房做了魚肉羹湯,您吃一些再歇息吧!對了,他府上明日要為兩個孩子擺滿月酒,您可想好了送什麼賀禮嗎?”
“朕諸事繁忙,倒是沒有想過,你拿主意就好。”李世民聞著那鯨魚肉羮湯,煲的極香,便接過來吃喝了起來道。
“臣妾以為,再多的賞賜,也不如親臨他府上來的好,明日十五,陛下可有空閑?”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成親多年,對她的瞭解不要太多,只看她的眼神,便知道,這裡面肯定有事情。
“怎麼,孫府又有什麼來錢的生意可以做麼?”
“卻是瞞不過陛下,兄長昨日不是上奏了陛下,要在長安實行像善陽一樣開放的政策麼,有一些場所,臣妾想和孫家合作經營。”
長孫皇後說到這個,倒是叫李世民想起了在善陽居住的這段時間的情景,在那邊,隨時可以上街溜達散心,即便是這個時辰,在街上吃幾串烤羊肉串,喝點百花酒,或者奶酒,也是蠻舒服的。
同時,他也想起了長孫無忌那封拆除長安城內一部分坊牆,逐步解除宵禁,實行開放管理政策的摺子。
此法倒是可行,不過,真正的如何搞活市場,讓百姓,官府,甚至是皇家各方都得利,還得問問孫享福具體該怎麼運作。
“也罷,朕明日就陪愛妃走一趟孫府,不過生意上的事情,你與他夫人去談,朕要找他談的是政事。”
按說,今年後宮內府的收入不少,然而,長孫皇後為什麼還是對錢財這麼上心呢!因為她把錢全部都投資了出去,而且,還找錢莊貸了不少款,在渭南投資一個大工廠可是要花不少錢的,長孫皇後一下就投資了好幾個,包括老牌産業皇庭傢俬和至尊皮貨,都會在渭南建設更具規模的大廠,再加上孫享福此前給孫得壽娶公主送的琉璃廠,以及在他建議下,開始的食品廠,果肉罐頭廠等等,全部建設下來,至少需要好幾百萬貫。
而眼下,又要過冬了,已經習慣在這個時節給百姓派點東西,收取點民心的李世民,又要開始撒錢了,所以,後宮又缺錢了,得想辦法找補找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