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享福此話一出,馬周頓時有種看到了善陽招商引資計劃的那種感覺,連忙追問道,“孫都督,這礦産乃是朝廷的資源,國家的公産,賣給私人,會不會不妥?”
“怎麼會不妥呢!那些東西放著也是放著,賣給百姓開採,朝廷馬上就有的用不說,還能賺取一大筆收入,本督手上有陛下的徵發令,這些賣出去的礦産,便當作是本督徵發朝廷的一項吧!”
李世民給孫享福的徵發特權,他第一次就用在皇家産業上。第二次又用在了朝廷資源上,目前為止,還沒有向百姓伸手的意思,倒是叫杜如晦幹著急半天。
然之後,孫享福又就礦産專案的具體運轉,說起了自己的建議,聽的馬周和蕭瑀臉上是異彩連連。
由於這個時期的技術原因,開採礦物,是一個非常耗時耗力的專案,一般都是由官府,或者實力強大的世家來控制,雖然有暴利,卻只是富了少數的世家和權貴階級,並沒有起到富民的作用,反而,會因為官府或世家子缺採礦的勞工,而坑害很多老百姓。
朝廷現在需要價值千萬貫的軍械,鋼鐵類居多,那麼在礦上面的需求,勢必會暴增,孫享福將切入點放在礦上面,不僅是想要解決軍隊的軍械問題,還想借此機會,給礦業制定規矩,讓其變成一個能夠給百姓帶來福利的資源産業。
首先,孫享福設定了購買朝廷礦産的一些條件,買家要買礦産可以,像在北地參與拍賣的那些世家一樣,拿地,你得證明你具有開發田地的實力,那麼開礦,你得證明你有一定的開採能力。
然後,朝廷只接受拿開採出來的礦石,來抵扣購買礦産的大部分費用,跟朝廷簽訂穩定的供礦協議,或者直接把開採出來的礦産作價賣給冶煉廠都行。
這樣,朝廷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能將許多已經探查出來,卻沒有能力開採的礦場盤活,讓他們源源不斷的將礦石送到冶煉廠來。
而且,孫享福將受眾面放的非常廣,比如,一個縣,或者一個州郡有礦資源,那麼,可以由縣衙或者州府出面,甚至地方民壯自己組織起來,跟朝廷簽訂協議,然後開採,其中七成的産出,用來抵扣向朝廷購買礦場的費用,另外三成,則是可以變賣成錢,給所有參加開礦的工人分福利。
這就會讓一些有礦産資源地區的百姓,增加一筆除田地産出之外的收入,畢竟,除了農忙時間,普通百姓,還是有很多空餘時間用來勞作的,尤其是現在糧食價格便宜,百姓去開礦賣出來的錢,比種田得到的錢還多的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去開礦,放棄種田,這也算是對市場的一種調節。
相信,對於這種可以一代代傳下去的優質産業,世家子弟肯定是很有興趣的,看看人家韋家,只是在關中買下幾座煤礦,現在富裕到了什麼程度?
要知道,鐵,可是不愁銷路的貴重物品,比煤值錢的多,這種産業,那個世家不想要?
想要,可以,都來爭唄,孫享福正愁軍費沒著落呢!賣掉幾個礦,把軍費所需全部弄出來,再去搶別的國家幾倍的礦回來,這筆生意不要太劃算。
而且,金屬礦物的産量豐富起來了,會大大的推進這個國家的發展,這就是一些看不見的好處了。
“下官多問一句,是不是所有參與礦産專案的工人,都要像善陽那樣,簽訂一份勞動協議?”
“馬總督當真是聰慧過人,一點就通,為了讓投身礦物開採事業的百姓能夠切切實實的享受到勞動成果,所有購買,或者跟朝廷簽訂開採協議的家族,或組織,都應該和僱工,或者其它形式存在的勞動者,簽訂協議,保障他們利益的同時,方便朝廷對整個行業的管理。”
“孫都督之才,才是令人望之不及,如此的話,對於全國的礦産資源,咱們也要全面盤查一次,這還需要蕭相盡快給地方官出臺政令,下官以為,出售礦産,也可以像善陽那樣搞一次拍賣會,其它地方且不說,關中的和洛陽這些可以快速到達長安的地方,需要先弄起來,也好盡快讓礦石能夠運送到冶煉廠。”
確定了怎麼幹,以馬周的才能,根本不需要孫享福多交待,孫享福比較認同他的後續計劃,點頭道“可以,盡快的運作起來,最好在年底前,各方礦場的礦石,已經提前運到冶煉廠了。”
“下官明白,不過,除此之外,我渭南新城其它的産業,可都是要到明年才會開始運轉,對于都督其它方面的徵發任務的幫助,就十分有限了,還請都督多想辦法自行解決才好。”
明年幸福村的各項産業確實能夠開始生産,但是,翻過年來,馬上就又會進入春耕農忙時期,百姓們都需要回去田地裡勞作一段時間,在夏糧收割以前,倒真是沒有太多時間做軍備方面的事情。
不過,現在武器,衣物,和食物方面的問題,孫享福已經解決了大半,剩餘的,並沒多麼難以完成。
告辭了他們二人,孫享福沒有直接回家,趁著天還沒黑,直往兵部而去,在沒有看到過去兵部徵調戰備物資的資料以前,他還真是有點兩眼一抹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