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的事情,對於大唐來說,很突然,但又很必然。
歷史上,淵蓋蘇文就是一個跟榮留王唱反調,一直唱到把他幹掉的人。
而這個時期的榮留王,跟大唐的關系是很不好的,或者說,這個時期所有的高句麗人,對漢人都比較仇視,因為兩國連續打了十幾年的仗,而且,大唐有北方頡利之患,內部虛弱,榮留王便想借機攻取大唐河北,山東地界,進取中原。
而對高句麗政權有想法的淵蓋蘇文,自然是反對他,堅持與大唐交好的政治態度,從而獲取一些親唐派的支援。
貞觀四年,大唐滅了突厥,榮留王一下就老實了,他怕李世民轉頭攻取高句麗,便讓人在邊境築千裡長城以禦唐,斷絕了與大唐的交往。
然而,此舉勞民傷財,讓榮留王在高句麗民心頓失,這時便讓淵蓋蘇文這個親唐派,獲得了更多的政治資本,以致最後發動政變,幹掉了榮留王。
不過,淵蓋蘇文此人乃是個徹徹底底的野心家,他在執政之後,馬上就想吞併新羅,百濟,扶餘等鄰國壯大自身,此舉,讓李世民對其産生了警覺。
放任大唐的東邊誕生一個能夠威脅大唐政權的大國,與大唐的利益是不符的,於是,戰爭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然而,這段歷史,由於孫享福這個外來的攪和,已經變的一塌糊塗,頡利在關中直接戰敗,突利被滅,大唐內部造反的幾個藩王也全部瞬間被滅,很快,連頡利可汗都被滅了。
自李世民登基以來,所有的叛亂,和對外戰爭,全部以快速,而又輕松的大勝告終,這讓榮留王根本不敢升起染指大唐之心,表現的十分老實。
那麼,一心想要奪取高句麗政權的淵蓋蘇文,自然是跟他反著來,取得了一幫仇恨大唐的野心派的支援,然後,在王浩這種強大的外力支援下,他很快就找到了機會,幹掉了榮留王,獲得了高句麗的政權。
“陛下,高句麗此次出兵十分倉促,依臣之見,並不是真的想要與我大唐開戰,而是淵蓋蘇文知道陛下不在中樞,想要借機炫耀武力,整合高句麗內部,臣料定,其大軍即便是抵達我河北道境內,也不會下死力攻城,以江夏郡王手中兵馬,守城足以。”
李靖到了書房之後,沒有像尉遲恭賀侯君集等人一樣嗷嗷叫著喊打,卻是在看過了密衛傳過來的情報之後,向李世民道。
“藥師的意思是?”
以大唐現在的軍力,李世民是絕對不會滿足於被動防守的,應該是他去別國邊境炫耀武力還差不多,怎麼會輪到讓別人來自家炫耀武力呢!
“江夏郡王手中兵馬以步兵為主,守城足以,但進攻全騎兵的高句麗,卻無異於以卵擊石,想要真正的抗擊,只怕必須要朝廷派大軍前往,目前,十六衛軍主力騎兵,以及大部份主帥,都在善陽,想要對高句麗出兵的話,只有直接從善陽出發。可是,從善陽去高句麗,足有三千餘裡,等我軍趕到之時,淵蓋蘇文只怕早已回軍防守,反倒讓他借守土之名,將高句麗內部整合,我軍沒有後續戰備,屆時一定會徒勞而返。”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讓那高句麗小兒在我等面前猖狂?”
尉遲恭聽說不能打,頓時不幹了,打斷了李靖的話,嚷嚷道。
而這時,卻讓孫享福想到了自己此前邀請室韋,靺鞨,霫等部落首領前來參加閱兵儀式的場景,從而,一個建議在孫享福腦海中升起,奏道,“陛下,如果從善陽準備好糧草衣物,出征抵達高句麗,只怕最快也要半月以上,不過,咱們眼下,卻是有另外幾支軍隊可以呼叫。”
孫享福說到這裡,將目光看向了蘇定方,頓時,蘇定方便反應了過來,上前奏道,“陛下,臣此前派快馬輕騎,前往室韋,靺鞨,霫,契丹等部傳信,邀請他們參加閱兵儀式,沿途在各家開發的田地處,或沿途放牧的牧民處換馬,一日可行六七百裡,三四日時間,便將訊息傳達了過去,如今,四部已經歸順我大唐,咱們正好可以讓四部首領快速返回,調集他們族內兵馬,攻襲高句麗後路,說不得,能有奇效。”
聞言,眾人眼前一亮,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即能化解河北道的危機,又能從高句麗那邊撕下一塊肉來,關鍵是還不需要大唐本身傷筋動骨。
“速傳四部首領,朕要與他們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