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化解不了崔世勳的尷尬,李世民看向他的眼神之中逐漸出現了怒氣。
“既然眾卿一致認為崔卿說的有理,那麼,朕就拒絕……”
“陛下,不可,老臣適才思慮不周,蠻夷上表臣服,乃是彰顯我大唐國威,君主仁德之事,臣一時糊塗,沒有想到此節,罪該萬死。”
在朝堂上打斷皇帝說話說是很沒有禮貌的事情,要是沒有背景的人,是萬萬不敢這麼幹的,孫享福正準備上前擠兌崔世勳,卻是被魏徵把衣袖一拉,小聲道,“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朝堂上,該是有規矩的地方。”
說罷,魏徵出列,拱著勿板向李世民奏道,“臣彈劾禮部侍郎崔世勳君前失儀之罪,請陛下聖裁。”
聞言,龍椅上的李世民看向崔世勳道,“崔卿可知罪?”
崔世勳聞言,連忙躬身下拜道,“臣認罪。”
“如此朕罰你俸祿半年,你可服氣?”
“陛下,崔侍郎身為禮部官員,犯失儀之罪,應該罪加一等,罰俸祿半年,懲處太輕,不能服眾。”
李世民才剛剛問完,還不等崔世勳答話,魏徵就立刻出言道。
平時,魏徵在朝堂上這麼嗆李世民的次數可不少,不過這次,李世民卻被嗆的很舒服。而且,他說的有禮,主管禮儀的禮部官員,還能犯失儀之罪,這確實應該罪加一等。
被魏徵拉了一把的孫享福,這才回過味來,如果像上次那樣,讓自己跟崔世勳在朝堂上扯扯皮,那麼,事情的結果恐怕又會不了了之,而由魏徵出面將崔世勳的罪名坐實了,這個崔世勳就徹底完蛋了,首先,他今天的舉動就違背了各家族老會定下的大局方針,世家系的官員不會開口幫其求情。
其次,魏徵講的有理有據,容不得旁人開口求情,那麼,李世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處罰了,等於是魏徵利用朝廷規矩,幫李世民扛下了罷免崔世勳之後帶來的壓力。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朝堂上,是魏徵逼李世民這麼做的。
這短短一兩分鐘發生的事情,讓孫享福覺得,這朝堂上站著的人,個個都不簡單,政治智慧都是槓槓的,同時,對於魏徵這個人也看的更清楚了,在大事上,這個人心裡真的跟明鏡似的,一點也不含糊,像崔世勳這種阻礙國家發展的毒瘤,他打擊的比孫享福還堅決。
“魏卿言之有理,那朕便暫且讓崔卿停職反省,崔卿你可服氣?”
崔世勳能服氣才怪,原本他只是對孫享福咬牙切齒而已,現在,卻是更加恨魏徵了,別看李世民說的很和氣,停職反省,鬼都知道,這一停,就可能永遠的停下去了。
但是,他壓根找不到理由為自己爭辯,只得躬身道,“老臣謝陛下寬容。”
說罷,惡狠狠的看了一眼孫享福和魏徵,朝殿外走去,對於他來說,今天這事可還沒完,回去之後,他還將會面對家族內部的詰問,情形可能比這裡還慘,皆因他看到了老仇人,心裡出現了那麼一絲絲的不淡定,不理智,而最終作出了一件不理智的事情。
待崔世勳走出去之後,孫享福才再度站出來道,“朝堂上就是因為這樣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蠢材太多了,才導致了這個國家發展緩慢,國民經濟,得不到高速發展,臣剛才還只是說了夷男對朝廷提出的條件,還有一些臣代表朝廷,向夷男提的條件都還沒有說呢!”
“孫愛卿向夷男提了什麼條件,還請快快道來。”
以孫享福的品級,自然是當得起李世民‘愛卿’兩個字的稱呼了,當然,這一出,兩人也是早有默契的要在朝堂上上演的,崔世勳那裡,完全只是一個小插曲。
“臣首先向夷男闡述了臣服大唐的基本條件。”
孫享福知道自己這句話一說,朝堂上諸公,肯定會有疑問的,什麼時候,臣服大唐還有基本條件了?
還是魏徵,最先跳了出來問道,“孫都督,我大唐何時制定了什麼臣服的基本條件?”
“沒有制定,但有成例嘛!咱們把成例編寫成明確的規章制度不就好了。”
魏徵進入腳色也很快,他順著孫享福的話繼續問道,“什麼成例?”
“當然是異族投降,乞降,或者主動上表臣服時,做的一些事情了。突利陣前乞降,我大唐納其土,收其民,頡利戰敗投降,我大唐納其土,收其民,回紇部上表稱臣,我大唐也是納其土,收其民,當然,對於主動上表投降的乞骨僕首領,給了兩字王爵位的封賞。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臣服於我大唐,納其土,收其民,都是最基本條件呢?”
聞言,朝堂上的諸公都覺得,孫享福說的有理,可夷男真的願意將土地和人口獻給大唐嗎?
很快,魏徵就問出來了這個問題。
孫享福答道,“當然不願意,不過,也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