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從戲劇院的會場出來的時候,腳步都是輕飄飄的,他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客棧給皇帝寫奏摺,這可是八百多萬貫,雖然現金只有三百萬貫不到,但也比朝廷一年的稅收還多。
在他後面跟出來的孫享福卻沒有把心思放在錢上面,這些錢看起來多,相比於櫃坊裡存的錢,卻還一半都沒有達到,他在計算著各家拿地的數量。
王氏由於現金儲備最足,拿下了一百五十萬畝地,隴西李氏拿了七十萬畝,清河崔氏拿了六十萬畝,滎陽鄭氏和博陵崔氏都只拿了五十萬畝,範陽盧氏拿了九十萬畝,趙郡李氏則是隻拿了三十萬畝,其餘所有中小世家全部被排除在外。
現在,五姓七家對自己拿到的土地數量都不太滿意,對土拿地的價格,那就更加不滿意了,因為均價差不多相當關中的熟田了,而這些土地,還不夠他們收上來的農奴耕種的,更何況他們自家害準備了幾萬農奴,都留在家裡吃閑飯?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的目光,會轉向二類地,二類地很多地方耕種起來其實並不比一類地差,唯一存在的問題是離漢人城池比較遠,並不靠近長城,安全方面不那麼好保障,開發的時候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更多。
孫享福心裡其實更傾向於將其發展成半牧半耕的地區的,而且,已經讓席君買將可能生存在這一片的牧民都發動起來,遷到善陽城來了。
歷史上,李世民打敗頡利之後,遷了十幾萬人口到黃河以南,這些人現在差不多就都生活在這片區域,不過,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西邊頡利控制的區域,能夠有一半在安北都護府的轄區就不錯了。
這些人歸到善陽之後,孫享福會讓拿了地的世家,聘用他們其中一部分人幫忙發展牧業,一部分則是留下來發展新的養殖方法,將大唐的奶製品,和畜牧業的配套産業發展起來。
走快了兩步,孫享福上了魏徵的馬車道,“魏大人,小子不是想阻止您報功,但這封奏摺最好還是以密奏的方式奏報給陛下比較好。”
“事無不可對人言,你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老夫可不會聽你的。”
魏徵的臉色一板,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道,他認為作為諫臣,最應該做的就是限制皇權,不讓皇上有太多隨心所欲的行為,比如,掌握太多的錢,亂花。
“您要是把這個錢數報上去,您猜猜朝廷那些幾個月沒有拿俸祿的官員會怎麼想?”
“當然是補發俸祿了。”
孫享福笑著搖了搖頭道,“魏大人誤會了,小子從頭到尾可沒說把這筆錢交給朝廷,即便是交,也是明年秋稅以後,按照規定交,目前,它應該屬於我安北都護府賬上的收入,您要是把數字報上去了,朝廷那幫人只怕會想盡辦法把錢從我安北都護府拿走。”
“不交給朝廷?你告訴老夫,安北都護府儲備這麼大量的錢財想幹什麼?”
魏徵臉上顯然有了些怒氣,地方官員截留這麼大筆的錢財在手上,用言官常說的一個詞形容就是‘圖謀不軌’。
“要是交給了朝廷,我安北都護府喝西北風去?”
“喝西北風?”
“呃,就是沒事幹吹冷風。”
“你安北都護府乃是邊寨之地,吹冷風很正常啊!”魏徵已然還是不太理解孫享福的意思,接話道。
“呵呵,如果朝廷的大臣都和您一樣,把安北都護府當邊地看待,它就永遠都是一塊邊地,但如果按照我的規劃,將其發展起來,很快,它就不是邊地了,而是朝廷的稅收重鎮,您把這些安北都護府要用於發展的資金拿回朝廷去,就等於是殺雞取卵,斷了大唐向外發展的根基,難道,您忘了會場牆壁上那副地圖嗎?那可不是毫無根據的空想,朝廷不拖後腿的話,最多兩三年,它就會在這裡變成現實。”
聞言,魏徵有些發愣,孫享福還真說了兩個他不能把錢拿回去的理由,但是,他又覺得,讓孫享福這樣,給關外的牧民們吃肉,讓關中的官員和百姓都過拮據的生活,有些不對。
“一半,老夫拿一半的錢回去給陛下支撐朝廷運轉總行吧!”想了一會兒,魏徵折中道。
孫享福聞言,還是搖了搖頭道,“這不是講價,一是一,二是二,魏大人將這些錢拿回去,不僅不能幫助朝廷解決困難,反而會再度讓這些錢回到那些世家官員手中,而如果不拿回去,卻是能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