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唐農聖 > 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

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拯救巨星 韓娛之留學生 花都妖孽兵王 戰國人生 天堂無淚 路程中央 還恩 軍師之我是三國龐士元 超品小神醫 發個紅包去未來 大秦爭霸 高手在民間 白月光要和我結婚[娛樂圈] 我發現,我爸,是女裝大佬 你看別人家的總裁 得不到 都市最強城隍爺 津沽英烈譜 重生之悠閑 駭客之城市獵人

李世民既然在幸福村轉了起來,那自然是要看全的,柴山上的雞場和豬場他也沒打算放過,雖然現在經營這兩個地方的主要是以婦人為主。

“陛下,咱們雞場現在的規模已經達到二十多萬只,每日出蛋量最少都有七八萬枚,光撿蛋餵食清糞的婦人就有數百人,還有幾千隻孵蛋的高産雞需要伺候,每月出新雞苗三萬只以上,這一塊,又要好幾百人忙活,很缺人吶!”

孫大力講解著,語氣好像是在叫苦,但在蕭瑀,房玄齡看來,卻像是在邀功,除了幸福村,誰能搞的出這麼大規模的雞場,他這是在向皇帝討官嗎?

他們卻不知道,孫大力是真的在叫苦,幸福村的原居民加上護衛隊的家屬,總共不過三百多戶人家,除去三百護衛,總共就一千青壯不到,還被派了一部分去洛陽,揚州,益州,以及朔州。

至於招募的工匠,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活,是不會投入到這種普通生産中來的,幸福村那麼多産業,運轉的時候依靠的是大量的僱工,多的時候達到過萬人。

這過萬人的吃喝,工錢,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偏偏,這些僱傭的工人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之後,都願意單幹,畢竟,幸福村的這些養殖,種植技術,是不對外保密的,還鼓勵農戶自營。

這就導致了幸福村周邊的農戶逐漸的都學習到了一些種植養殖技術,開始成為個體戶,畢竟,用自家地裡産出的東西做飼料,搞養殖,比在幸福村拿點工資的收入要高很多,去年種魚草的人年收入數十貫就是個例子。

這就讓幸福村更加的難以就近招收到足夠多的熟手僱工,要知道,古時候的人可不像後世,有外出打工的習慣,在這個時期背井離鄉,除非是當官,不然就等同於受刑,而招工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了幸福村的産出。

“缺人?朕看你這幸福村滿地都是人,怎麼可能缺人?”李世民從雞場的空地往山腳下的村子看過去道。

“呃,這些人可不是咱們幸福村的僱工,他們都是災民啊!災難過去之後,他們都是要走的,聽有米叔他們說,這些五六月份便開始逃難的災民,似乎都是那些高門大戶家的農奴和佃戶……”

孫大力說到這裡,李世民的眉頭挑了起來,目光看向房玄齡。

“這確實是那些門閥子弟的一計,為的就是消耗朝廷錢糧,掏空國庫,從而讓他們手中囤積的糧食變成更加稀缺的東西。不過,臣這裡有一計,可使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房玄齡多謀,只用了不到一分鐘,就想出來一個計謀道。

“計將安出?”

“這些農奴原本就是沒有官府正式戶籍的私奴,如今既然他們是難民的身份,陛下可以下令統一給他們發放新的戶籍,賑災安民,陛下這麼做也在情理之中嘛!相信身份轉變之後,再加上幸福村能夠給他們工作和收入,他們就不會願意回到他們原來的主子那裡做農奴了,如此,等明年旱災過去了,就到那些囤積居奇的害蟲們頭疼了。”

世家門閥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土地,沒有這些農奴幫他們耕種,那就會成為荒地,房玄齡此舉不但能解決幸福村的用工問題,還能給世家來個釜底抽薪,破壞他們的根基,是為對付世家的良策。

“呵呵,愛卿此計,怕是隨了這小子的願。也罷,朕也不能叫你們幸福村免費出資賑濟這些假災民,你們便在其中挑選那些沒有戶籍的農奴招募為工吧!稍後,朕會派員給他們全部發放工人戶籍,以後,他們就是想回去種田,也是萬萬不能的。”

大唐的戶籍制度直接對應的是身份等級,士農工商有明確的劃分,農戶有永業田八十畝,工戶卻沒有,而且,不同的戶籍,所繳納的稅收,服的徭役也不同,這些被新編成工戶的人沒有永業田,還要被朝廷徵調幹活,不工作的話,他們連人頭稅都交不起,李世民這麼做,就是要把這些人綁死在幸福村。

“如此,小人便多謝陛下了。”孫大力對於自己一個農家漢能忽悠到皇帝,感覺很是得意,諂媚的笑了笑,便引著李世民繼續參觀。

看完雞場,李世民還要去看豬場,豬場的規模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也超過了萬頭,這不僅僅是靠自家母豬繁殖,在豬舍裡,除了有從各地收過來的豬,還有體型巨大的野豬,這些都是護衛們平時訓練的時候從山裡獵來的,原因無他,野豬體型大,有的能長到五六百斤,負責搞豬種研究的趙大想找這些野豬借種,雜交配出更肯長個子的豬,要知道,現在洛陽溪村的豬場,已經和幸福村的豬場形成了競爭關系,兩邊都在想方設法改良自己的豬種,以求得到孫享福的肯定和獎賞。

過萬人馬在一起,李世民經常見,過萬頭豬,李世民卻是沒有見過,幹淨的豬舍打破了李世民對豬髒臭的印象。豬舍裡的水槽,排便槽,都有專門的人負責清理,而連排的豬舍,全部都是由水泥,磚瓦建造的,十分牢固,只是豬欄修的有些小,豬不能自由的活動,他當然不知道,減少豬的活動量,也是讓豬長肉的一種辦法。

專門加工豬食的地方,近千婦人按照一套流程,各自做著簡單的工序,有條不紊,保證了所有豬的飲食。

李世民只是走馬觀花的看過之後,就道,“趙大,你養這麼多豬,長安的市場消化的了嗎?”

在望江樓推出美味的豬肉菜系之前,豬在這個時代一直是賤肉,為士人權貴所不喜,然而,隨著閹割豬大批次上市,這一習俗已經被逐漸打破,人們沒能抵抗住豬肉的美味,現在不僅普通百姓手頭寬裕的時候,喜歡在集市上割點豬肉回去吃,權貴士人們府上的豬肉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幸福村的豬場不僅沒有對長安的豬肉市場起到沖擊,反而因為供不應求,讓豬肉的價格上漲不少,當然,這與災難時期,整個食品行業漲價也有點關系。

“陛下,小人這才養了一萬頭豬,都不夠長安的百姓幾餐吃的呢!市場那裡會消化不掉,加上皇家各地豬場出欄的豬,怕也只能勉強供應關中,村長說了,關中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對肉菜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咱們的規模還要擴大至少幾倍。”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