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身體不適,還要操勞國事,當真是辛苦,今天審出點什麼來沒有?”孫享福恭維了韋叔諧一句道。
“東西太多了,只怕會引起朝廷大動作。”韋叔諧一副滿意的神情道,審出來的事情越多,那麼他的功勞越大,他已經幻想著回到長安之後,自己的官能升到什麼層次了,至少也堂部二三把手的樣子。
“呵呵,肅清了這些老鼠,國朝才好快速的發展,人民富裕了,我們就富裕了。”孫享福跟韋叔諧的共同話題其實並不多,畢竟他是世家出生,十指不沾陽春水長大的,而孫享福,只是普通農民出生,並沒有與生俱來的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只是附和道。
“人民富裕了,我們就富裕了?正明此話何意啊?”
想不到自己隨意一句附和的話,竟然引來韋叔諧不解的詢問。
在古人看來,世間的財富就那麼多,我富了,別人就必定會窮,如果讓那些窮人富起來,那麼我們這些原本富裕的人,就會變窮。
所以這些世家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保護自己的財富,不管是知識還是金錢和固定資産,都算是他們的財富,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想方設法不讓其它的階級富裕起來,這也是變相的保護自己的財富,這便有了王麟要對付孫享福的時候,其它世家紛紛響應的局面。
“大人您想想,百姓不富,怎麼買的起在下的鹹魚黃豆醬,他們買不起在下的鹹魚黃豆醬,您的鹹魚在下也就買不起,所以,當他們有錢買的起鹹魚黃豆醬時候,我也富了,您也富了。”孫享福打了個很實際的比喻道。
“可是,要讓百姓們富起來,那他們便要先掙到錢,這些錢從哪裡來?”韋叔諧繼續問道。
“當然是從有錢的人手上掙來啊!”
“問題就出在這裡了,有錢的人,誰願意把錢給窮人掙?”
“我願意啊!只要我花的錢,是用來建造像望江樓這樣能為我日進鬥金的産業,我為什麼要怕花錢?”
韋叔諧聞言,貌似血管裡面的堵塞物瞬間被沖開了一般,愣了好半晌才道,“要是有這樣的産業,富人們倒是願意花錢置辦。”
“所以呀,這就是個迴圈,世家的人為了保留自己的財富,將財富積壓在手上,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有錢,就應該利用這些錢,置辦更多能夠賺錢的産業,搞活市場,不僅好了自己,也好了別人。卡死了這些錢在手上,反而會讓市場變的蕭條,讓他們自己掙錢的難度越來越大的同時,逼迫窮人和執政者下決定推翻或鏟除他們,韋大人覺得,是積累財富在手上活的長久,還是將錢流放出去,帶動大家共同富裕活的長久?”
孫享福此言一出,韋叔諧更加愣了,他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論調,但是,這論調居然說的通。
“不對不對,你說的不對,世家用這一套行事法則傳承了千年,證明這套法則是有效的,你說的道理雖然說的通,但錢放出去了,卻未必掙的回來,萬一被別人掙走了呢?”想明白了此節的韋叔諧大搖其頭道。
“傳承了千年,可不是說能夠一直傳承下去,那是因為這個時間內沒有出現文化的大進步,世家能夠傳承下去的,其實只有開創世家的那些先賢的精神,您覺得像望江樓這樣的産業會是大唐的最後一個嗎?肯定不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後的一些年裡,會有很多像這樣的産業在大唐誕生,當糧食多到吃不完的時候,世家手中掌握的土地就會變的不值錢了,他們如果還沒有找到新的盈利産業來維持,就將會坐吃山空,當老本被啃盡的時候,就是倒塌的時候。”
“這……”
韋叔諧居然被孫享福說的無言以對,望江樓的例子擺在眼前,畝産十石三的稻穀已經出現,難道世家真的到了要找新的出路的時候。
然而,當他的眼神再度恢複清明,看向孫享福的時候,發現他竟然看著自己在笑。
“你為何跟老夫說這些?”
“因為,在下覺得,韋家會很願意做第一批轉型的世家。”
“為何會這樣覺得?”
“因為利益啊!難道您會嫌自家掙錢的産業太多嗎?”
“那你倒是給老夫說說,有什麼産業值得我韋家花巨資去打造。”
“那可就多了,就看您能不能做韋家的主了。”
孫享福這裡確實有個需要投大錢來做的專案,而且,這個專案還非得跟關隴世家合作不可,因為關隴世家,才是關中真正的最大地主,起因,是孫享福想要融化底層倉裡的那些水晶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