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過密信,頓時覺得裡面說的內容有些荒謬,竟都不敢言。
唯馬周這個級別最低的小年輕,在看過孫享福的手書之後,心潮澎湃,滿臉激動之色。
“啟稟陛下,孫下牧功在千秋也。”
馬周的聲音打破了禦書房內的沉默,現場,也唯有他敢相信孫享福信裡面說的是真的。
“賓王莫非以為,孫正明的密信裡寫的都是真的?”李世民意外的看向馬周道。
“正是,雖然畝産八石谷聽起來有些駭人聽聞,但孫下牧既然敢說至少畝産八石谷,卻肯定是有了一定把握的,陛下難道忘了胡瓜和白疊子嗎?聽那些西域的胡商說,咱們長安的胡瓜和白疊子,比他們西域的長的還好。”
馬周此言一出,李世民和幾位大臣都愣了。
孫享福來信說,馮盎這邊已經準備出兵平叛收尾了,朝廷可以讓張公謹下洪州,張亮下長沙,準備糧食傾銷的事情了,在他們準備就位之後,朝廷就可向全天下宣佈,已經引進了一種畝産八石以上的良種稻穀,並且試種成功,大唐以後將再也不缺糧米了,用此訊息來幫助張公謹和張亮將世家子們手中的糧食價格壓死。
“是與不是,朕派韋叔諧和李公淹去嶺南一看便知,各方面人手都應該動起來了,勞煩諸卿擬旨下發吧!”
雖然有些不可置信,但眾人的眼神中都有期待之色,嶺南的事情鬧騰了幾個月,終於到見真章的時候了。
六月的第二個休浴日,洪州,百花閣,王浩與一眾世家子的飲宴正在進行,即將大撈一筆的他心情不錯,最近這幾個月裡,他不僅將王家自産的六十萬石糧食運到了這裡,還用了各種手段,將洪州本地小世家的糧食收集了一大部分,加上範陽盧氏運來的,他手上共有一百二十萬石糧食,這讓他生出了一種天下在我手的感覺。
“二少爺,朝廷水軍的戰船已經拐進了長江,足有數百艘之多,不幾日,便能到洪州了。”
一個家僕興沖沖的跑進了百花閣內,向王浩稟報道。
“嗯,別一驚一乍的,邊境打起來是遲早的事情,讓守糧的人都謹慎小心些,要不了多久,咱們就可以賣糧了。”
王浩雖然比王麟要小兩歲,但行事比較沉穩,從不張揚,即便是收刮掉了洪州城一大半的糧食,他也沒在公眾場合露過一次面。若不是因為孫享福能夠醫治大肚症,讓一些部落倒戈,將他的屬下抓住,並且用比較先進的審訊方法撬開了那些死忠的嘴,沒有人會知道他謀劃的一切,當然,此時王浩也不知道自己的謀劃已經敗露了。
讓他敗露的最主要原因是他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或者說,他的大哥王麟,根本就不是他的隊友。
突然出現在揚州的王麟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挑唆武元慶對孫享福動手,卻根本就沒有想過成事,而且,弄完之後他就撤了,沒有後續的任何動作,那麼,實際上他就是故意在向孫享福示警。
相對於和一個無關緊要的人鬥氣來說,太原王氏的家主之位對王麟來說要重要萬倍,結果很好,孫享福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匆匆趕往嶺南,從而穩定了嶺南局勢,還揭露了王浩的謀劃。
如果王浩在調動了家族這麼大一筆資源的情況下,最後卻一敗塗地了,那麼王浩在王氏族老會那些老家夥眼裡一定很失分,這才是王麟想看到的。
“來人,通知各糧鋪,今日糧食售價提高三成,往後,每天提價三成。”王浩給屬下的人下了命令之後,又忙提筆給在長沙的崔暨,崔昭兄弟和在泉州的鄭佩玉去信,謀劃了這麼久,收割利益的時候終於到了。
嶺南,數十艘載滿糧食的大船以及數百艘空船從碼頭出發了,這些糧食是嶺南的船隊最近隨幸福號往返交趾拉過來的,他們的目的,是泉州。
朝廷吃下洪州和長沙的糧食,泉州之地,則是交給較近的嶺南了,當然,也不是說嶺南缺這些糧食,而是讓他們就近弄完之後,將糧食運送到長安。
五天之後,張公謹的船隊終於到了洪州城外,這時洪州城各大糧鋪的糧價,已經賣到了一貫多,要知道,現在馬上可就到了夏收的時節,而洪州之地的糧食價格可不比關中,這裡並不缺糧,在沒有大水災的情況下,洪州的大米一石很少超過五百錢,而現在,一石大米的價格去到了一貫五,漲了三倍多。
軍隊的到來,加大了洪州地區的戰爭氛圍,既然要打仗,百姓對糧食價格高漲也能夠理解,只是那些之前被平價買走自家存糧的洪州本地大戶有些後悔,早就聽說邊界之地在鬧了,卻沒想過朝廷會出這麼大的陣仗來清剿,張公謹帶來的戰船都過百艘,運輸民船更是達到了上千艘,整個江面上,烏泱泱的一片。
同樣的情景還出現在了長沙碼頭和泉州碼頭,然而,當船隊停穩之後的做的第一件事情,卻讓所有籠罩在戰爭疑雲下的百姓驚呆了。
洪州碼頭上,一身輕便鎧甲的張公謹命人將一張張告示貼在州城內外,告示的內容不複雜,越國公已經平定嶺南內亂,咱們洪州周邊地界不會有戰爭了,朝廷大軍不日將會啟程回長安,另外,朝廷已經引進了畝産八石的水稻,天下百姓明年皆可到官府購置糧種,咱大唐以後再也不缺糧食了,所以,此次南下攜帶的大批糧食,水軍也不打算帶回去了,就地處理,鬥米三十錢,要的人來碼頭取糧,買多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