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如此,此事恐怕會耽誤你西行取經。”孫享福聞言面有難色道,他此前可是答應了玄奘,要送他去天竺的。
“呵呵呵,取經之事又怎麼會有大唐這芸芸眾生重要。”玄奘釋然一笑道。
“貧道的岐黃之術亦不差,可助你一臂之力。”這幾天一直在玩鴿子的李淳風這時也出現在孫享福的另一側道。
孫享福看了看自己身邊這兩人,亦是一笑道,“呵呵,此刻,你們覺得,你們所信仰的教,有用嗎?”
二人聞言沉默不語,直到走了一個時辰的山路回到城中,他們也還被孫享福提出的問題困擾著。
孫享福船上帶來的應急藥物並不多,不過廣州城裡有漢人開設的藥鋪,他們把鋪子開在這,其實並不是賣藥,而是收一些嶺南産的草藥拿到中原去賣,所以,種類也並不多,此時馮盎已經派了一隊士兵到藥鋪,這裡,算是被他強令徵用了。
“該死,哥不認得中藥。”
看到滿櫃子樹根樹皮枯草一類的東西,孫享福就差捶自己腦袋了,他雖然是搞植物研究的,但還真不認得幾種草藥,小時候吃的那些藥瓶子上可沒有什麼圖文標識。
“那個,大師,可知道一種叫白薇的中藥?”
對於可以食用的青蒿,孫享福是知道的,那麼,甲魚也更加不用說,剩下至少有三種藥材孫享福不知道他能不能對應這個時期的名稱,因為這個時期由於地域問題,一種中藥,往往有很多種別稱,南方和北方的叫法都不一樣,此時可沒有詳細講解藥性藥理的《本草綱目》可供對照,當然,就算有,孫享福也不懂。
“白薇?”玄奘聞言一愣。
“還有,丹參和赤藥。”孫享福也就知道能夠食用的青蒿和甲魚兩種,其它三味,還有他可能已經忘了的藥,就不知道了。
“赤藥貧道知道,在長安叫做芍藥。”李淳風插話道。
“這白薇,會不會是蜀中所說的薇草?”玄奘想了想,才猜測道。
“不管是不是,就先照著你們說的試了,還有丹參你們知不知道?就是一種紅紅的根”孫享福突然想到了自己有一次給老媽買的丹參保心茶,又向兩人問道。
“大人看看是不是此物。”那藥鋪的掌櫃拿出一個木盒子,裡面全部是一根根曬幹的紅根。
“對,就是這玩意了。”孫享福看到了實物,一喜道。
其實丹參在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藥方裡面有記載,不過此時孫思邈應該還沒有寫出千金藥方。
那麼,接下問題就來了,就算蒐集完所需的藥材,怎麼配比,用量的問題,這只有專業醫者才會,孫享福自己,從小到大可連中藥都沒煎過。
不過,玄奘和李淳風說自己通藥理,通岐黃,那可不是吹的,這個時期的正經和尚和道士,都懂些醫藥之道,他們平時生病,也都是自己醫,所以,孫享福讓知道藥性的他們去研究,反正這幾味藥只要不吃多,應該吃不死人。
列了單子給馮盎之後,尋找這幾味藥材就成了嶺南現在最大的事情,孫享福在自己的客房裡憑著記憶想了半夜,才將自己知道的一些防治血吸蟲病的注意事項全部寫出來。
次日一早,孫享福被馮盎帶到了大肚症患者集中營。
“這,怎麼會有這麼多患病的人?”
孫享福有些驚訝的看著軍營裡數百號人道。
“這還是老夫一日之間蒐集到的病患,整個嶺南,至少有數千患者,而且,今年他們死完,明年還有這麼多。”馮盎面色沉重的道。
聞言孫享福才搞清楚了嶺南的人口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漲不上去,幾十萬的人口基數,每年新生兒最多也就萬把人,光一個血吸蟲病一年就要病死好幾千,再加上其它原因死亡的人,能夠勉強維持人口不減少就是萬幸了。
“藥物的事情,除了收集,還需要慢慢的試驗,在此之前,我希望越公能對這些患者實行軍管,另外,讓更多的大肚症患者到這個集中營來。”孫享福說著,便把自己昨夜寫好的東西遞給了馮盎。
“醫治這病,竟然有如此多的講究?”
馮盎看到幾張大紙上密密麻麻的字,頓時頭大如鬥,要是按照紙上所說,他要做的事情可真不少,光最簡單的,讓所有人喝煮沸了的水,禁止生吃食物,而且要把所有的糞便深埋或者烈火焚燒,這就得軍隊組織才能完成了,因為在天氣炎熱的嶺南,百姓可沒有燒煮東西吃喝的習慣,一般都吃生冷食物比較多。
當然,嶺南人自己也總結了一些安全的飲食習慣,但在孫享福看來,那些都還是不安全的,再有就是衣物,病患洗漱之後的水源處理等,要求也特別多,孫享福在每一條後面都加了必須二字,讓馮盎不得不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