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在天上飛的燈了,到時候咱們做個大的,然後下面掛一串小燈,像一條火龍一樣放到空中,把長安城的人都吸引來。”
孫享福要做的就是孔明燈,當然,像石大郎這樣沒讀過什麼書的人自然是不知道孔明燈這個玩意的,不過聽說要製作的東西是在天上飛的神奇事物,他手上的柴刀又快了幾分。
晚飯時分,大小十來個細竹篾制的籠子被製作好,跑過來看熱鬧的小家夥們紛紛幫忙將紙片糊在了籠子上,除了底部,一點也不許漏氣,孫享福還惡趣味的在糊好的燈籠上用毛筆畫上了笑臉,當然,最大的那個足以塞進去一個成年人的大天燈上寫著望江樓三個大字。
“給你們出一道題,大天燈裡的火油一刻鐘就燒掉一斤油,小天燈裡的,一斤火油能夠燃燒半個時辰,現有一個大天燈,九個小天燈,想要大小天燈裡的火油同時燃燒兩個時辰,各需要裝進去多少火油?”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算術題,所以,不一會,就有孩子答道。
“大哥,一共需要五十二斤火油,其中大的十六斤,九個小的各四斤。”
孫享福想不到心算速度最快的竟然是小妹孫麗麗,於是,讓工匠們照著數量取了大小不一的銅壺裝油,又將銅壺固定在用竹篾製成的箍口上,最後將大小天燈全部拿到最望江樓門前的水泥空地上,用繩索將大天燈繫好,又將小天燈和大天燈串在了一起,同時點燃。
“村長,這些燈真的能飛起來麼?”
孩子們看著銅壺口裡騰起的火苗道。
“當然,只要你們糊紙的時候沒有疏漏就行。”孫享福控制著繫著最大那個天燈的繩索道。
“那這是什麼原理呢?”孫得壽跟著孫享福學的比較多,用了一個比較現代的詞彙問道。
“這就是熱空氣上升的原理,跟咱們望江樓的地下壁爐一樣,從地下開始燒炭,最先熱的,反而是頂樓。”孫享福解釋道。
“哦,熱空氣上升,那豈不是說,我們只要把這個東西製造的足夠大,就能把人也帶到天上去?”孫得壽繼續問道。
“理論上是這樣的,不過這東西穩定性差,太不安全了,最好還是不要帶人,你看,就這一個燈,都得哥哥我用繩索控制著。”孫享福計算了用油的數量,卻沒有計算熱氣蓄積的時間差,現在,空間和載重較小的小天燈反而先飛了起來,大天燈卻是晃晃悠悠的,還沒有往上沖。
“哇,真的飛起來了耶。”
孩子們看著升空的孔明燈鼓掌歡呼,望江樓的員工們也紛紛跑出來看熱鬧。
“快,再找些繩索接起來,把燈放的高高的,讓長安城的人們都看到,明天晚上沒有宵禁,他們肯定會過來看天燈的。”
孩子們的歡笑聲讓孫享福的心情也不錯,明天就是上元節,只當是給孩子們找個樂趣了,他卻不知道,貓在一旁全程觀看了孫享福製作天燈的李淳風此刻已經神遊九天了。
人可以上天,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如果能去天上看一看,他死都情願,所以,當天燈被放到了比長安城的城牆還高幾倍的高度的時候,李淳風頭也不回的消失在了黑夜中,哪怕是闖宵禁,他也要將這個訊息帶回道門,告知袁天罡。
不一會,天上的動靜果然引起了長安城一些還沒有睡覺的人的關注,皇城上值守的侍衛第一時間發現了異樣,將其稟告了上官,沒多久,李世民也知道了這個事情,親自披衣來到宮城上觀看。
也幸好李淳風沒有顧上宵禁趕了回來,否則,袁天罡指不定鬧出什麼笑話來。
“陛下,此燈若是用於軍事,傳遞訊息,大有可為也。”
袁天罡和李淳風將天燈的事情給李世民講解了一番後,負責宿衛宮廷的獨孤謀道。
“何止於此,此物可上天,若是能溝通天地,取天上之物……”
袁天罡沒有繼續往下說下去,李世民卻是將眼睛眯了起來,他晚年沉迷煉丹修道,尋求長生不老之術不是沒有原因的,跟道士走的太近,多少會受些影響。
“速令孫正明將製作之法呈上來。”李世民給獨孤謀下了一道命令,便屏退了左右,與袁天罡獨自在城頭密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