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跟庸才的區別就是,他們的大腦總是能思索一些有用的東西。
馬周就是個人才,在聽過他的第一策之後,孫享福就有讓他總覽全域性的打算。
“除此之外,大人剛應該考慮的是這些突厥人後續的安置問題,如果,朝廷安置他們會成為一個大麻煩,那麼,最終他們還是會被那些腐儒歸還給頡利,或者是突利。”馬周見孫享福聽進去了他的建議,便繼續道。
“是的,你有什麼好提議嗎?”孫享福聞言又是點點頭。
“大人應該上奏陛下,徵召少部分突厥精壯入軍伍,給與他們大唐府兵同等的待遇,這樣,即降低了這些俘虜的危險性,同時會給剩餘的突厥人一絲希望,不至於反叛。另外,招募一部分勤奮老實的突厥人為工,就像幸福村的那些僱工一樣,他們只需要付出簡單的勞動力,就能獲得報酬,相信只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中間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會願意回到寒冷的北方草原的。”
這就是馬周的政治思維了,能以一個門客身份收到的微弱的資訊量來分析國家大事,這是一種能力,不得不說,他的這個建議很靠譜,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因為大量的吸收了胡人俘虜加入軍隊,才使大唐軍隊的遠徵戰鬥能力加強,同時,也讓胡人不那麼仇視大唐,更加容易向大唐的軍隊投降,才有了大唐的軍隊在太宗時期對胡人的戰爭幾乎全部以勝利收場的結局。
“那麼,再說說你的第三策吧!”孫享福很是期待的看向馬周道。
馬周微微一笑回道,“最後一策,說來其實不值一提,那便是利益均沾,大人只需要給陛下提議,將最後剩下的突厥俘虜或三十,或五十的分賞給朝中大臣,讓每個人都享受到不歸還突厥俘虜帶來的好處,那麼,不光是這次,以後的戰爭中,我大唐俘獲的突厥俘虜,都很難回到突厥去了。”
“走一步,看三步,牛,先生真乃經世之才也。”
孫享福這次是真服了,馬周簡單的幾個建議,就將各方面因素都考慮了進去,尤其是最後一條利益均沾,這是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的孫享福打死也想不到的。
在這個落後的封建農耕社會裡,青壯勞動力,人口,都是財富,而且,突厥人擅長養馬,伺候牲口,官宦人家,誰家不缺馬夫,誰家不缺照顧牲口的奴隸。即便不缺,把這些青壯拿到奴隸市場,一個也能賣到幾貫錢吧!幾十個那就是好大一筆錢了。
想想看,以後大唐對外戰爭如果有所繳獲,每個官員就能分到價值幾十幾百貫的奴隸,那麼,那個官員還會討厭打仗?那個官員願意把得到手的財富白白送給別人?
“大人謬贊了。”
馬周起身行了一禮,便要告辭,卻被孫享福一把拉住。
“先生別急著走,先吃些酒肉,咱們還有的聊。”
說著,德叔就將一些望江樓廚房做好的熟食加熱端了進來,在案幾上擺好,孫享福給馬周倒了一碗酒水才又道,“先生胸有韜略,志向定然遠大,在下這裡正好有一個可供先生展現才華,讓陛下看到的機會,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出仕?”
有意,太他麼有意了,要是不想做官,馬周又怎麼會做這麼多功課,還到孫享福這裡來自薦呢!要說那常何的官職也不低,但他是個武將,跟馬周這樣的文人其實尿不到一壺,只是念在同鄉之誼,才將其收留在府上,平時供些吃喝,也就了事了,歷史上,馬周可是在常何府上吃了好幾年的閑飯,才有了一個表現的機會。
現在,常何率軍負責督管突厥俘虜,難得的讓馬周隨行幫忙管理一些文書上面的工作,讓馬周找到了機會,孫享福的官職雖然不高,卻是皇帝面前得寵的家臣,除了幾個宰相國公,還就他這樣的人與皇帝走的最近,從這麼大的工程,主事者居然是他這就可以聯想道,李世民對他的能力還是非常信任的,所以,馬周這才起了心思。
“在下若是能出仕,定不忘大人提攜之恩。”
馬周起身給孫享福行了個大禮,卻被孫享福再度拉起來按在桌前道,“先生無需客氣,陛下求賢若可,本官也只是為陛下分憂爾,當然,這也要看你自己的能力,我的意思是,由你協助我屬下的石監丞代替我管理這工地上的大小事務,我親自回長安向陛下奏報你提的幾個建議,如果陛下采納,工程又能保質保量的完成,那麼,先生出仕應該不難了。”
“這,在下一介草民,如何使得?”
馬周有些愣了,孫享福卻是不理會,叫德叔喊了石大郎過來。
“大郎,這位馬周先生乃經世大才,我欲留你二人在此監督工地,如何行事,你且以馬先生為主,明日,我就有要事返回長安,後續如何做,馬先生當會有安排。”
石寶對孫享福的決定基本是盲從的,他說馬周有大才,那肯定就是大才了,他自己才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一個,千字文現在都未必默寫的全,當然只能是聽吩咐辦事,孫享福只是用他的官員身份幫馬周撐個場子而已。
於是,孫享福對後續的工程計劃,跟馬周和石寶聊了好一陣之後,一頓飯算是吃完了。
次日,孫享福一大早就將擬好的奏章揣在懷裡,打馬往長安而去,午後時分才進了皇城,他並不是朝臣,自然沒有上奏章的權利,所以,他的奏章是給長孫皇後,由長孫皇後代為轉交給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