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生産力低下,生活節奏緩慢,尤其是在寒冬,幾乎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會選擇在家裡貓著,可孫享福不這麼認為,一年之際在於春沒錯,其實也在於冬。
今冬少雪,孫大力趁著這兩日天晴,渭河冰化,便駕著舟船往長安孫府送了趟魚貨,他發現孫府內居然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長,你這是在幹啥哩?”
“哦,排練戲劇,人手不夠,滿長安搜羅了一些,正在挑選,有點亂。”
隨著劇本一天天的成型,孫享福夫婦的想法和點子也越來越多起來,這需要大量的人手設計道具,大量的樂師排練曲譜,大量的歌者排練唱腔,所以,現在已經不僅限於四大紈絝收羅過來的那些人了,連閻立本家的畫師團隊,以及長安比較有名的青樓唱詩歌女也都被請到了孫府,各有分工,各有排練。
看著滿府忙忙碌碌的場景,搞不清楚戲劇是什麼的孫大力覺得自己這個閑人待著好像很尷尬,於是抓了抓頭道,“那要不,我回村了?”
“等等,還有事跟你說呢!今年都快臘月了,才下了兩場小雪,看來明年是個旱年,趁著化雪,你回去以後讓村民把犁套上,先把咱村的地犁一遍,這樣能把地裡的蟲子翻出來凍死,另外,以後每天都要派船到曲池坊的豆腐作坊拉豆渣,這是上好的豬飼料,回去拌些粗糙的豬食給豬吃,雞也可以吃。對了,買豆渣的錢,村裡的賬上有麼?”孫享福招手讓孫大力回來道。
“應該有吧!咱村這段時間盤炕收獲不少,還有三千多石大豆都快賣完了,賬上錢不少呢!不過都歸賬房的張先生管著,具體的數我不知道。”
“三千多石大豆,都打的豆腐賣的?”孫享福有些意外問道。
“嗯,還有發豆芽,捕撈隊的人停工之後,就在忙活這個,現在周邊集市,甚至幾個縣城裡的商販都到我們小河集來進貨,咱們每天至少能夠賣兩船豆腐和豆芽。”孫大力有些興奮的道,豆腐,豆芽的出現,不僅結束了冬日裡只能吃酸菜醃菜的局面,而且價格還不高,很多平民都買的起,由於幸福村只有那麼多人手,一天也就只能出這麼多貨,每天只賣兩船,差不多三十石左右的豆腐豆芽。
“賣的什麼價?”孫享福又問道。
“開始豆腐是三文錢一斤,豆芽是五文,後來走俏了,有周邊集市的商人大量的過來買貨,豆腐便漲到了四文,豆芽八文,不過還是每天都賣完,我正和大家夥合計,把豆幹和豆皮也弄些到市場上賣,價格也再漲漲。”
現在長安大豆的價格才五百文一石,而一石大豆,差不多能打四到五石豆腐,一石豆腐一百二十斤,這就是說,價值五百文的大豆,差不多出五百多斤豆腐,每斤售價四文,每石大豆打出來的豆腐就能賣到兩千多文,淨利潤在三倍以上,更別說重量轉換率和價格更高的豆芽了,孫享福略微的算了一下,幸福村光靠這個買賣,一個來月的進賬估計就達到了幾百貫。
而且,幸福村可不止是豆腐豆芽這一項買賣,長安東西兩市,兩個專賣售賣雞蛋的鋪子也是幸福村的産業,冬日裡雞蛋賣到了十二文一枚,還非常走俏,一天賣個幾百上千枚,輕輕鬆鬆收入十幾貫,每月也是好幾百貫的收入。
另外,最大頭的還屬賣給漁業司和醉仙樓的黃鱔,泥鰍,都是按照市價走的,現在長安城的黃鱔兩百文一斤,泥鰍一百八十文一斤,每天出貨差不多各五百斤,這可是每日進賬一百九十貫的買賣,算下來,幸福的賬面上,目前最少有斤萬貫的結餘了,誰叫這個時代的冬天可食用的東西太少,權貴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沒這些東西吃,他們的日子可是沒法過的。
孫享福估摸著,這樣的財力能夠讓幸福村輕松的將膳監司豆腐作坊的豆渣全部買下,便道,“豆腐以後做些自己吃就行了,剩下的大豆都發豆芽吧!另外,別指著村裡的大豆,可以在長安多買些大豆回去,只做價效比更高的豆芽生意,也別只在小河集賣,渭河冰化了,每天可以拉兩船到長安來賣。”
“我這不正是來問問你要不要在長安開啟銷路麼,可是,豆腐也挺賺錢的啊!怎麼就不做了呢?”孫大力不解的問道。
“豆腐膳監司作坊早就已經開始量産了,每天出貨千石,銷路很快就會鋪到周邊縣城和集市去,而且,價格才兩文錢一斤,豆幹,和豆皮,他們也有大量製作,你們照著他們的售價自己做,雖然也能賺點小錢,但利潤遠不如發豆芽。”孫享福解釋了一句,最近讀了不少書的孫大力腦子好使多了,馬上就懂了。
臨走前,孫大力扭扭捏捏的說自己要成親了,讓他臘月初八有空的話,回村一趟,孫享福大笑的拍了拍這個好兄弟的肩膀,說一定到,便目送他們乘船回村去了。
李世民的禦書房中,裴寂,魏徵等一幹重臣俱在,今天他們討論的話題,便是豆腐,膳監司出産的豆腐已經在長安市面上銷售了大半個月了,口碑極好,現在,不管是大戶人家,還是小門小戶,都愛吃這一口,因為物美價廉啊!
膳監司將豆腐的零售價格定成了每斤兩文錢,比大豆每斤四文多的價格低了一倍多,比糧米的價格更是低了兩倍多,連一向愛挑毛病的魏徵,在此事上也無話可說,看來自己之前真的是誤會皇帝了,豆腐此舉,確實是皇帝利用皇傢俬産,惠及平民的一個舉動,於是上摺子,建議在各道,州,設立膳監司分司,讓更多的百姓,獲得實惠。
看到奏章的李世民當然是心裡高興,這豆腐,吃一斤足以管飽,但百姓所消耗的成本,卻只是吃糧食的三分之一,更加關鍵的是,即便是這樣,膳監司還在大量的為皇家盈利,看過賬本的李世民心知肚明,一旦膳監司的作坊在全國開設,那麼皇家的收入將會再次放大很多倍,而且,還能降低一些貧困百姓的生活成本,當真是利國利民啊!
“諸卿之所奏,朕準了。”李世民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