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享福心裡如是想著,便一扭脖子道,“不才正有詩詞要獻與陛下。”
“哼,別打腫了臉充胖子,某且看你作的什麼破爛歪詩。”
在武元慶的咒罵聲和虞秀兒崇拜的眼神中,孫享福緩步走向亭前空地,一邊走,他腦海裡一邊在想著剽那首為好。
前世的時候,從小學到高中,父母給他報的興趣班不是外語就是聲樂,繪畫,樂器類的,到了大學的時候,為了泡初戀女友,便偷偷的報了她所在的詩社,那時候雖然讀的大多是現代詩,但古詩也有不少,只是時日久了好多都記不起來了,好多又只能記得其中一些句子,其中,寫重陽的,又應景的,還真不記得多少。
“有了。”
孫享福腦袋中靈光一閃,想到了晏幾道的一首《阮郎歸》。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好,好句,好一個人情似故鄉,清歌莫斷腸,這不拘一格的長短句,卻是比五言和七言更是能抒發人之情感,聞此佳句,當滿飲一杯,浮一大白也。”
孫享福的話音才剛落,便有一個文臣裝扮的人從案幾後舉杯站了起來,今天這場宴會,能坐案幾的人可不多,此人正是尚書左僕射房玄齡。
“然也,朕與諸卿同飲。”
李世民也是文青,寫的一手好飛白,還有不少詩句流傳於事,他自然是能分的清詩詞好壞的,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孫享福這個鄉下小子會作詩詞,他一起身誇贊,群臣之中,附和者就更多了,有甚者,已經在幫那些聽不懂的人解讀此詞,場面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
而起先還待看孫享福出醜的武元慶,此時臉被打的咔咔響,哪裡還敢出聲,只得灰溜溜的躲到了一邊,幸好他爹今天沒來,不然少不得狠狠抽他一頓。
孫享福裝完逼只想快點逃,要是被一些智商高絕的文人抓住了,自己說不得會露餡,因為這個詞牌在唐初時還沒有,要是往深裡與這些文人探討,孫享福並不算太高的文學素養未必吃的消。
“孫大人慢走,不知小女子可否唱一唱你所作之詩。”抱著琵琶的虞秀兒快步的攔在了想要退場的孫享福面前,那我見猶憐的眼睛和孫享福一對視,便感覺有電光在兩人身體之間流轉。
這難道就是相親看對眼了的感覺?孫享福如是想著,竟然尷尬的有些臉紅,將眼神飄移開了一陣才回過來道,“呃,在下所作的不是詩,是詞,小姐若是喜歡,便唱吧!”
“如此,必不叫大人失望。”
虞秀兒端的是聲若黃鸝,光是聽她說話的聲音,都感覺舒服,這讓準備逃離的孫享福決定留下來看看她到底能將這首詞唱的有多動聽。
清脆的琵琶聲響起,眾多飲酒討論詩句的王公大臣們盡皆安靜下來,目光向亭前的虞秀兒看去。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同樣的句子,在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腔調讀出來,渲染力有著很大的差距,虞秀兒所奏琵琶的曲調將詩句中的惆悵感完全的釋放了出來,待她將其唱完,人們都還沉寂在她的聲音語調所帶給人的那種情緒之中,正所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說的,就是類似於這種前所未有的情緒上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