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食,走路都輕便了許多,一個時辰左右,二人便到了小河集,今天是小集的日子,即便是下午,集市上也還有一些農夫們臨時支起的攤位在這裡,不過售賣的都是村裡能自産的東西,到是沒有引起孫享福的購買欲,他今天主要是來取昨天定製的精鐵鍋的,另外,看看有什麼可以用的上的物品,反正現在有了錢,多多益善。
雜貨鋪子裡,孫享福一番挑揀之後,買下了不少貨物,一本千字文,比較低檔的文房四寶一套,針線,鉗子,細麻線,盆,缽,碗碟之類的也買了些,和老闆砍價的時候,意外的還聽到了一些前來購物的客人的對話。
“碼頭上今天有人賣船?大力哥,我們去看看。”
結了賬,二人挑著買好的貨物快步來到了碼頭邊,此時,已經有不少人圍著一個老漢在攀談,應該是砍價。
“老漢這艘三帆快船雖然是自制的,但下水已經半年有餘,船身堅固,不漏水,可載重二十石,從這裡順著渭水下長安,不到兩個時辰,就是逆水返回,順風的時候,掛了帆搖回來,也絕不會超過三個時辰,空船用竹篙撐行,速度可比快馬。”
唐時渭水關中段水流平緩,順水逆水的差別倒不是很大,小河集到長安走水路有一百二十多裡,這老漢自制的船順水的時候居然能一個時辰走六十裡,顯然有些不凡,不過見識過後世的快船的速度,孫享福換算一下,這艘船順水一個小時也才走三十裡,不算快。
再看那船身,果然有些奇特,細窄且長,並非平底船,只是沒有大膽的直接將船造成尖底,而且,不寬的船身居然豎了三根大竹竿,竹竿下都有一堆麻布帆,看到這裡,孫享福暗嘆,這老漢是個人才,他剛才所說的航速應該是為了安全起見,有所保留。
船身細窄到只有一米五寬左右,長度卻達到三丈,前後豎三竿帆,雖然帆布差了些,但到了水面上,絕對能飆的飛起,即便是不用槳和竹篙撐,這船也能在水裡上走的飛快,因為阻力小啊!只是受限於船身不寬,這船的載重不大而已,不過用於載少量貨物走短途,卻是極佳。
“老漢這船售價幾何?”孫享福從幾個有意購船的人群中擠向前問道。
“五千錢,少一文不賣。”
五千錢,也就是五貫,當然,大唐除非像秦瓊這麼厚道的人,一般不會給足貫,就算朝廷,也經常將軍士的軍餉,賞賜,以一貫八百文來結算,所以老漢明言要五千錢,卻是要了六貫多的市價。
“太貴了,太貴了,這種載重只有二十石的小船,長安的市價才三千錢左右。”一個商賈裝扮的胖子道。
他這話沒毛病,以載重量來算,這艘船是輕的不能再輕了,屬於最小當量級的,長安的貨船,少說也是載重五十石,一百石的,甚至還有載重三千石的大船,而這艘船的載重才二十石,顯然不符合商人們的心理預期。
“老漢一家人打造這麼一艘船可得費時一年,損耗的桐油木材不說,光這工錢,也值幾貫錢了吧!五千錢絕對是實價了,一文也不能少,你們要買就買,不買老漢我去下一個集了。”
老漢肯定不止跑了這一個集,但顯然他沒有找到自己這艘船賣不出去的原因,關中人行船非是為打魚,多是走貨運,這船快則快矣,但載重太小,有些雞肋了,如果價格與市價相當還好,但高於市價三四成,卻很難賣出。
眼見生意就要談崩,這時一個聲音響起。
“這船我要了,大力哥,給他數錢。”
說話的正是孫享福,五千錢,不少,但也不多,差不多剛好夠買一家人一年所食用的糧食的,孫享福更加想買的,其實是設計這條獨特船隻的人。
老漢聞言一喜,作了個請的手勢道,“兩位小郎可上船來交割。”
不一會,人群散去,孫享福和孫大力二人隨著老漢上了船去,船上空間不大,每一米左右,有一道橫木樑作為格擋,中間有個竹蓆搭建的涼棚,收拾的還算幹淨,三人在涼棚裡坐定,孫大力便將裝著六千多枚銅錢的布袋子往棚中的一個小木桌上一放,開始點錢,這是孫享福最近常要求他做的事情,最基礎的數學,從一數到一千。
“老漢高姓大名,哪裡人士?”
船上並沒有茶水,所以孫享福只能和老漢幹聊,那老漢看著一個個黃橙橙的銅錢心裡歡喜,聞言這才看向孫享福道,“老漢楊順水,藍田縣人士,祖祖輩輩都是以造船為生,可惜到了我這輩,家裡人丁不興,勞力有限,只能造些小船出售來餬口度日。”